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龚鹏程:从西学到国学,…
“发展国学是为了解决现…
学术随笔:“国学”概念…
内地、台湾、香港教育人…
辞赋作家范志礼:振兴国…
《变局:百年国学纪事》…
桑兵:《国学的历史》解…
正本清源的虔诚守望,民…
国学网亮世博  《美哉世…
首届“国学杯”业余大奖…
最新热门    
 
国学学科建设访谈:国学院该开什么课?

时间:2010-5-25 10:32:51  来源:不详
  王长华:刚才郭先生讲概论的东西也不能完全排除。

 

  郭齐勇:不能没有。

 

  程水金:我是想通过这种元典精读把概论灌到里面去讲,以这个元典作为依托,不能脱离元典去讲概论,那样讲概论没用。

 

  王长华:也就是在讲元典的过程中讲概论。

 

  程水金:对。不然只是读就是了,不需要老师来讲,老师讲什么呢?

 

  王长华:是的,老师来讲那些东西就是累赘,起不到作用,你不一定叫概论,叫导读。

 

  王长华:把小学的东西,包括语言学的东西,包括语言学史的东西,也给他贯穿进去。

 

  程水金:我的考虑是,把这些经典读完了,那概论就不是问题,他自己找本书来看就够了。我的这个课程设置,前4年是打元典基础,后2年是打通。

 

  朱万曙:第一,我赞成长华老师包括齐勇老师刚才讲的,就是这个方案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可以做一些调整,开的课程稍微适当地压缩一些。这么多元典,本科四年,包括他“高中后”的思维方式,以他已有的知识平台,他能不能接受、消化,确实是个问题。

 

  第二,实际上现在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就业,学非所用,是很正常的事情。从就业的角度讲,现在的国学学科,我倒是觉得有它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因为这些学生并没有专学中文啊,历史啊,哲学啊,他把它们融汇了。他以后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很可能大于某个单一专业学科的适应能力。这是面对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市场来说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将来的中文系、哲学系、历史系很可能会慢慢地在本科阶段真的要走向融合了。它不融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不强,因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就弱,他的能力是单一的。所以从这点来说,国学这个学科是有发展前景的。

 

  第三,刚才郭老师讲到他们有英文还有日文,程老师你追求的是涵化中西东这样的目标,那么你的课程设置里面外文这一块能够体现得更充分一点,会更好。

 

  第四,刚才郭老师也讲到了,就是说,我们读了这么多元典,实际上是一个接受,接受了以后必须要转换啊,转换了以后他要能够表达。所以我倒有个建议,我是安徽人,我觉得可以把桐城派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至少可以作为一个选修课。所有的文体,包括应用文,它里面都有。这样可能对最后学生出炉的时候能力的提升会有好处,而这个古文辞本身也是咱们国学范围之内的内容。

 

  郭齐勇:钱宾四先生是很重视《古文辞类纂》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