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跟我去朝圣]凝固的寺…
传统文论体系研究的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开设古典学…
中国科学家揭开长城千年…
日本僧人中国绝食三天谢…
香港航空:俄旅客将能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温家宝总理出席乌兰巴托…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西…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扩大会…
最新热门    
 
中国拿什么贡献给世界——苏长和教授在复旦大学的讲演

时间:2010-6-5 10:28:23  来源:不详
>

    第四,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深入互动,既往受动背景下的取经知识,有可能在对世界的能动性影响中产生传经知识,这可能也是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发生转变的最重要推进因素。

   

    当然,它取决于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物质互动中如何从受动转为能动。

   

    能动思维需要学者和教育管理者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主性、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逐步推动能动性知识的生产。当前,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以及中国广泛的海外利益存在,必然促使国家和私人机构将来投入大量的研究资金,用于对先前可能与中国根本无关的国家和区域的研究,这将会带动对所在地区的宗教、语言、政治制度和文化、社会结构、经济运行、思想意识、心理机制、文化模式、人类学的全方位研究,从而极大丰富我们的信息储备,促使我们以更多样性的视角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前途。如果从受动到能动的乾坤大扭转真的出现,我们既往的政治经济社会知识可能被迫发生范式转变。

   

    我们过去习惯以受动的思维思考中国与世界,所以,我们取经却很少传经,向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学习。如果我们以能动的思维思考中国与世界,既往在“刺激-反应模式”下产生的实践和知识,都可能要做转化、更新,以适应影响世界的新知识体。

   

    人类知识演进史表明,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能够成为不同时期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中心,是与其对世界事务的全面参与密不可分的,更大的格局和视野造就了这些国家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突破。因此,中国现在对世界事务的深度参与,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转型是个历史性机遇。我个人觉得,新的知识本体更有可能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而不是在回到传统国故中的中学本体,或者唯西学本体的解释框架下——挺立起来。

   

    另外,一个难得的机遇是,当前的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与世界一起,面临许多共同的世界性课题,如旧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对物质主义需要普遍反思,多样文明之间如何沟通,如何建立普遍的信任,怎样实行组织变革以胜任对时空越来越紧凑世界的管理等等;与此同时,各个学科越来越感觉到一种压迫,也就是常规知识不够用或无力解释急剧变动的现实,似乎不跳出原有的知识格局并升级到新的知识系统,就有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的困惑。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这种压迫感就会越明显。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正是知识变革的前奏。

   

    费孝通先生有言:“若我们还想骄傲自己的历史地位,只有在这当前人类共同的课题上,表现出自己的贡献来。”愿以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人类知识演进史表明,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能够成为不同时期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中心,是与其对世界事务的全面参与密不可分的,更大的格局和视野造就了这些国家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突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