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何凤农:《三国》教我们…
桑农:重现失落的传统—…
顾农:《鲁迅大辞典》若…
顾农:陶渊明的孤独感
顾农:曹操的养生
顾农:《魏晋文人讲演录…
顾农:书话的四大话题
顾农:让人很不放心的《…
顾农:魏晋时代的神女下…
顾农:“竹林七贤”及其…
最新热门    
 
王少农:孔子其实是“开国之君” 有军人精神

时间:2010-7-15 11:42:00  来源:不详
王少农论语内外完整的孔子 
  -孔子具有大丈夫精神;孔子有军人的精神;作为老人,孔子的精神就是包容与忍让。
  -中国人的精神就是孔子的精神,可以高度概括为仁爱精神、孝道精神与礼义精神。
  -我们不能把对孔子的认识局限在《论语》一书之中,要参考其他经典学习,完整地了解孔子。 
  -演讲者小传
  王少农,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中心国学导师,现为香山书院院长,《中国诗词》主编。著有《中国人的信仰》、《心灵的盛宴》、《孔子做人绝学》、《老子说人生》、《庄子讲故事》等。作品被介绍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国。历年讲学于各高校、书院,弘扬孔子思想。
  孔子的精神就是执着。那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是谁呀?是孔子。那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流浪汉是谁呀?是孔子。那个人类历史上最爱做梦的人是谁呀?是孔子。
  孔子是伟大的诗人。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孔子是伟大的诗人,才能认识到孔子是伟大的哲人。既是诗人,又是哲人,这叫圣人。说到底,孔子是诗人。这与他编《诗经》没关系,与他的天性有关。圣人不是在知识、学养中诞生,圣人是在诗意的生活中诞生。
  ◎三种身份◎
  -孔子具有大丈夫精神,是智慧老人
  -为止杀而耗尽一生心血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探讨孔子的精神。
  首先,孔子具有大丈夫精神。中国男人的两大美德:担当责任、充满爱心,在孔子身上都得到完美的呈现。夫子之世,礼崩乐坏;夫子之作为,独挽狂澜。敢于担当责任,敢做事,敢发言,敢带队,敢向前。孔子其实是个英雄,为我们开疆文化思想的辟土。孔子其实是个开国之君,为我们开创永久的帝国,永久的王朝。孔子有着谦虚的美德,他亲手打下的江山,让别人去坐王位,他只是默默守护,这真是一个不怕生、不怕死、不要名、不要利、一心干革命的好男人!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就是男人孔子的真情告白。作为男人,孔子的精神就是义字当头,仁在心中,做天地的忠臣,国家的孝子!孔子的精神就是忠贞!
  第二,孔子有军人的精神。军人孔子是真正的孔子。《史记》记载,孔子曾是鲁国的司寇与元帅,干的是带兵打仗的活,原来孔子的精神是从战火中熬炼出来的。从气节上讲,孔子为保卫国家可以牺牲生命;从本事上讲,孔子屡次击退外敌侵略。孔子不仅仅是军事意义的军事家,而是人性意义的军事家。中国军人的两大美德:忠诚与智慧,在孔子身上都得到完美的呈现。忠诚方面,孔子忠于三代鲁君:定公、昭公、哀公。智慧方面:夹谷会盟勇挫齐国,坠三都维护周礼。真正的军人不是打打杀杀,是止杀。所以当卫灵公问阵于孔子,孔子就告诉他:“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并非孔子不懂军旅之事,他只是不屑于从技术上谈军事,孔子更关心的是灵魂战争。孔子一生,倾全力打造他的仁爱军团,为止杀而耗尽一生心血,为传播爱的理念踏上漫漫长征。孔子的团队是信仰团队。在朝时,孔子打造了有信仰的公务员团队与军人团队;在野时,孔子打造了有信仰的文化团队。最重要的是,面向天下百姓,孔子做了大量的传道工作,无怪乎他成为天下人的仰望,公认的圣人。这样一位有着顽强意志的战士,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安慰妇孺,拯救万民,孔子是中国军人的榜样。作为军人,孔子的精神就是勇毅!
  第三,孔子是一位善于总结的智慧老人。孔子有长者的精神。《史记》记载,孔子晚年被鲁哀公尊为“国老”,意思是大元老,大长老,大祭司。老子教给我们天道,以及化解天灾的办法,办法就是道法自然。孔子教给我们人道,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办法,办法就是克己复礼。我们用老子的天道、孔子的人道来天人合一,瞬间实现崇高理想,人生不再是梦。作为老人,孔子的精神就是包容与忍让。
  孔子告诉我们,人的手心象征仁义,人的手背象征中庸。这是中国人智慧最核心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从本心上讲,做人要仁义。从效果上讲,做事要中庸。仁义是本质,中庸是方法。孔子告诉我们,做人要仁义,做事要中庸。
  ◎孔子精神◎
  -孔子精神就是忠勇与包容
  -孔子讲的“仁”、“孝”、“礼”,就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孔子的精神?孔子的精神就是忠贞与勇毅,包容与忍让。前者是执着,后者是无执。执着是无执的基础,一个人不经过执着就不会懂得放下。无执是大执着,放下一切,担当一切。用中庸实现仁义,用仁义指导中庸,乃见天下大同,乃有世界和谐。任何时候我们讲孔子的精神都要讲到下述两条:“子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就这么简单,孔子要我们爱人爱己,爱护公物,做天地间的一个好学生。
  先知做的是向外教化的工作,孔子做的是内省的工作。孔子自省之道,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讲良心。“天上有神明,心中有良心”,这就是中国人所畏惧的,也就是中国人所成就的。世上再无别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成长,唯有良心。世上再无别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自我救赎,唯有良心。
  孔子讲的“仁”、“孝”、“礼”,就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孔子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仁”、“孝”、“礼”核心价值观在其中,核心的核心是做人要讲良心。
  我先前讲孔子的精神:忠贞、勇毅、包容、忍让,都可归结到“真诚的自省”上,这是针对个体修炼而言;就社会全体而言,我们要讲仁爱、孝道、礼义,即“仁”、“孝”、“礼”,都可归结到“和谐的建设”上,由“真诚的自省”,而及“和谐的建设”,最终形成我们爱的信仰,用仁爱、和谐、真诚,即“爱”、“和”、“真”实现天下大同。
  中国人的精神就是孔子的精神,可以高度概括为仁爱精神、孝道精神与礼义精神。这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直接上升为中国人的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仁、孝、礼——仁、智、勇——爱、和、真”,这就是我们的“三圣训、三美德、三真谛”,她们共同组成的中国人精神信仰模式,是中国人灵魂深处的光。依此我们建设一生,成就一生。
  仁爱的精神就是爱人若己。
  孝道的精神就是爱父母若己。
  礼义的精神就是爱全众若己。
  仁、孝、礼的精神合起来原为一义,那就是“爱世界等于爱自己”。我们用一个“爱”字来建设一生,同时建设和谐世界。
  别的“爱”尚可理解,在此我再强调一下作为孝道的爱。什么是孝?孝分三层:孝于天,作天地的孝子。孔子就是天地的孝子。孝于国,作国家的孝子。我们通常说的孝指孝敬父母,这很可贵,同时我们理应知道,更要做国家的孝子、天地的孝子,这是纯孝、大孝、至极之孝,也是本有之孝。
  ◎孔子意义◎
  -孔子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孔子精神带来的八种意义
  孔子诞生于周朝之末期,即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五一年。距今二千五百六十一年。中国历史以孔子为分水岭,在前是三皇五帝夏商周,在后是秦汉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
  孔子对中国及世界意义重大,孔子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和谐的世界。
  一、以孔子仁爱思想为凝聚力的中国社会,以孔子仁爱思想为做人基本信念的讲良心的中华民族,一天都离不开孔子。中国文化以道为核心,道由老子、孔子共同传承。以孔子为标志的中国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财富。
  二、孔子传承的《易经》变革思想与自强不息精神一直是中国革命与改革开放建设的原动力,引导中国激发智慧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是辩证法,教育我们秉持原则做人,抓核心,用不偏不倚的眼光看世界、做事情,这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与一贯作风,对外交往中尤其适用。
  四、孔子“和为贵”的大同思想直接指导我们建设和谐世界。孔子开明的信仰观启示我们建立全人类的共同信仰。
  五、孔子整理出《五经》(原为《六经》),孔子的弟子与传人整理出《四书》,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也是为整个世界保存了人类基本文明典籍,是一笔不断增值的巨大资产。《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的全民教科书,有利于做人做事,有利于共同建设和谐世界。
  六、孔子重视文化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直接启示当今中国要以文化大国的面貌出现在世界舞台,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世界和平做贡献。孔子礼乐思想打造中华礼仪之邦。
  七、孔子重视道德,有益于提高国民素质,有益于“以人为本”。我们以道德生产力推动中国及世界发展。
  八、孔子忠孝思想影响全体中国人爱国爱家,有益于国家稳定、家庭幸福。
  其中,仁爱是中国及整个世界存在的基础;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国人乃至全人类的原动力;中庸是生存智慧;“和为贵”思想引导建设和谐世界。
  ◎《论语》编定◎
  -孔子打造的团队是一个有着高度纪律性的信仰团队
  -酷似孔子的有若带领弟子编定《论语》
  在孔子的学习团队中,是有严谨组织的。孔子曾为鲁国司寇(公安部长),并曾为鲁国相(总理),又曾为鲁国军事统帅(元帅),所以我们要晓得,孔子打造的团队绝非仅仅是文化人的团体或文官团队,而是一个有着高度纪律性的信仰团队。因为要为国家服务,所以要维护国家的利益,明事理,守法律,忠君爱国。孔子建设团队的思想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复兴孔子的团队,思想因团队而传承,国家因团队而兴旺。
  我们的团队是从孔子传下来的信仰团队,两千五百年以来被称为“圣人之门”。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在当今,弘扬大道的光荣使命已落在我们肩上,大家一起来承担,万事就不难。所谓“万事”,其实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仁者爱人”,学习与人和谐相处,建设和谐世界。
  圣人之门中,精神导师称“夫子”。圣人之门第一代夫子是孔子,第二代夫子是孔子亲传弟子有子。有子即有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即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有子做儒门夫子时办了一件千古流芳的大好事,那就是编定了《论语》。朱子《论语集注》开头的《论语序说》引程子的话说:“《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故其书独二子以‘子’称。”在《论语》中以“子”称的弟子还有“闵子”,指闵子骞。当时的情况是,孔子没后,子贡独为孔子守孝七年,其他弟子都守孝三年。守孝礼成,在曾子、闵子的配合下,夫子有子带领群弟子编定了《论语》。
  《论语》就是带有回忆录性质的孔子语录,包括课堂记录,也包括日常生活记录,还包括当时鲁国的官方记录。三种记录编在一起,以官方记录为权威,以课堂记录为准,以日常生活记录为补充。《史记》记载,鲁哀公非常尊敬孔子,孔子没后,鲁哀公继续关心与帮助、扶持第二代夫子与整个团队的生存与发展,并且任用孔子弟子为官。孔子思想当时就成为鲁国的主导思想,同时也是当时整个周王朝,包括所有诸侯国日趋流行的主流思想之一。在这样的气候下,可以说是鲁哀公的推动产生了《论语》。《论语》的产生代表了鲁国的意志,鲁哀公是《论语》的策划人,相当于后来吕不韦策划了《吕氏春秋》。在成书过程中,曾子、闵子等人是分卷主编,有子是总主编,子夏文学水平高,可能是总主编助理。
  ◎学习方法◎
  -整个《四书五经》、《十三经》中的孔子才是作为经典记载的孔子之全貌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孔子的生存状态、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与家庭成员的情况
  讲一讲每个人学习《论语》必须要有的方法。方法不对,学习白用功。方法对了,钥匙就灵,门就开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除了《论语》,孔子的话还记录在其他经典中。《春秋》、《三传》、《孟子》、《史记》、《孝经》、《孔子家语》、《礼记》里面都有孔子的话,《诗经》、《书经》、《易经》里有孔子的身影。因此,我们不能把对孔子的认识局限在《论语》一书之中,要参考其他经典学习《论语》,完整的孔子才是真正的孔子。很多朋友只知道《论语》中的孔子,不知道整个《四书五经》、《十三经》中的孔子才是作为经典记载的孔子之全貌。
  同时,有可能的话,我们要亲自去曲阜祭孔,恭阅孔府家谱,了解作为家谱记载的孔子之全貌。
  还要了解古琴历史,了解作为古琴家的孔子之概貌。
  还要了解历代文物,特别是对夏商周三代文物要有起码的常识,这样我们才明白很多孔子思想的出处。比如“中庸”原作“钟镛”,也写作“中庸”,是周代的一种单击的乐器,这中庸的形状像倒放的编钟,可以击三面,但中间音色最好,因此孔子以中庸作比,意思是说“做人要守中道”。有了基本的文物常识,学习孔子才到位,才是正确的。
  我们要至少认得一百个甲骨文,了解殷商民族的基本信仰与文化,这样才会明白为什么作为殷商遗民的孔子如此忠诚于故国,临死还对子贡说:“予,殷人也。”(《史记·孔子世家》)
  我们必须深刻了解曲阜历史,明白这圣地原是少昊故都,又是伟大的周王朝开创者之一周公的封地,并且就是圣人孔子生于斯、葬于斯、歌哭于斯的圣地。周公对殷商民族的仁爱使所有殷商遗民(包括孔子家族)都受益,由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孔子提倡仁爱可能包含对周公的感恩、回应。通过仁爱,商、周两大民族实现和解。孔子对周公感情很深,宋卫本殷,周鲁一体。鲁国有天子礼乐,鲁国太庙地位崇高。孔子长期做鲁国太庙祭司,对周朝礼乐制度由衷佩服,因此他说:“吾从周”。夏是孔子的精神支柱,商是孔子的感情寄托,周是孔子的事业所在。这样看孔子才全面。孔子不言宗教,宗教在其中,又超越了宗教,这与孔子的家庭情况有关。孔子早孤,十八岁前父母双亡,按照太庙规矩,一定要家族兴盛的大夫家的长子才能做祭司,孔子不符合宗教规定,其实一直做的是助祭(从钱穆先生说)。因此,孔子不是不想提倡宗教,而是在开始的时候没有资格提倡宗教。当然到后来他通过努力,成了大祭司。成就了宗教,超越了宗教。
  我们深入了解孔子的生存状态、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与家庭成员的情况,才会读懂作为“人”的孔子。《论语》编得好,好就好在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细节,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论语》里讲孔子“食不言、寝不语”,“不撤姜食”,都是很有意思的习惯。孔子何时娶妻?是否有妾?了解孔子的生活,我们明白了孔子是男人。还可以了解孔子周游列国的起因是齐国的美人计,孔子结束周游列国的直接原因是归葬妻子,这样,孔子的生活形象就更加鲜活饱满了。
  总之,方方面面都要深入了解,才能认识到一个真正的孔子。这样看孔子的人生、仕途与学问,就清清楚楚。我们要在孔子的大气场中学习《论语》。进入这气场,孔子会亲自告诉我们他的理想、他的悲哀、他的奋斗。
  ◎学习态度◎
  -设身处地与忠恕
  -半部《论语》治天下指的是下半部
  回到经典学习本身,我们要把《论语》的学习当成整部《四书五经》学习的重点,不通《论语》,《五经》一片茫然。有了《论语》基础,《五经》就贯通。
  谈谈学习孔子、学习《论语》应有的文化态度。我们学《论语》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更好地做人,建设和谐世界。既然要想世界和谐,那么我们就要明白两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要宽容、包容,还要做速溶咖啡,一定要化得快、化得早,才是一杯好咖啡。我们每一个学习孔子的人都要虚心接受古来相传的道,这道大得很,包括中国更包括世界。对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信仰,我们都要尊重。任何宗教、任何文化,我们都要尊重。不可以说自己好,说人家不好,那不是孔子愿意。具体而言,学孔的人要特别做出榜样尊重不学孔、不尊孔的人,不攻击人,没有偏见,以仁爱为生活,以沟通为工作。尊重每一家传统文化,尊重民间文化,维护民族风俗习惯,维护民族语言。尊重外国学术、西方思想文化。尊重现代艺术,尊重现代社会各种观念、习俗,同时尊重科学,尊重无神论者,尊重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尊重民间信仰。圣人之门是仁爱之门,圣人之门是和谐的化身。
  态度、方法都对了,最后我再讲一点学习《论语》的诀窍。大家都听说过宋朝宰相赵普说过的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没错,是这样的。问题是用哪半部《论语》治天下?上半部?下半部?答案是下半部。也就是说,从《颜渊》章开始学习《论语》,是个窍门。学完了下半部回头看上半部,非常轻松。为什么学习《论语》要从《颜渊》章开始?是这样的:颜渊是最得孔子真传的弟子,《颜渊》章里的孔颜对话,包含了儒家经世致用最重要的思想部分,能让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主题,切入现实需要。在当今社会,学习孔子思想对我们做人的境界有很大提升,《论语》帮助我们成长,获取原本属于我们的世界。
  -孔子及其弟子   -演讲时间:2010年7月2日
  -演讲地点:香山闲情偶寄茶院
  -主办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
  -题目:孔子的精神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