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我看考古最时尚 推荐书…
画说古琴之:《弘历观荷…
桑农:重现失落的传统—…
张昌华:《曲人鸿爪》拾…
香港电影金像奖:《十月…
金珊珊:《红楼梦》中藏…
石国兴:《论语》中的心…
苏童:《河岸》完成写作…
麦家:《风语》让我痛不…
麦家:《风语》让我痛不…
最新热门    
 
顾农:《鲁迅大辞典》若干条目评析

时间:2010-4-23 23:30:04  来源:不详

 

 

 

《鲁迅大辞典》,《鲁迅大辞典》编委会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320.00元

 

  新近出版的《鲁迅大辞典》是许多学者经过多年努力而成的重大成果,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是一部质量很高非常有用可以传之久远的大书。但由于这里涉及的知识太多,又出于众手,似乎也难免有些读来令人不无疑问的条目,其中包括关键性错字、知识不准确或明显错误、不合原文之意、书证不贴切、头绪不清楚等几种情形。试略举例如下,稍陈一孔之见,请编著者和读者诸君指教。

 

  (1)第216页:火宅释家语,原以火坑比喻充满生死苦灭等烦恼的俗世。《法华经》中《譬喻品》:“三界(按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泛指世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鲁迅《野草·死火》……《集外集·题三义塔》……

 

  今按,“原以火坑比喻……”不确,就是以火宅为比喻。《法华经》卷二《譬喻品》云:“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颓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倏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长者见诸子在此火宅中“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遂设法救他们出来,他先是说怖畏之事想把他们吓出来,不成;又设诸方便,用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把他们哄出来,终于得以“于彼火宅中而拔济之”。此乃火宅的本意,指遭火之宅、极危险的所在;然后才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云云。这里没有什么火坑。

 

  佛教之所谓“火宅”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譬喻。大乘佛教通过自己的教义让众生相信,信仰可以帮助人们从这种可怕的“火宅”中走出来,得到解脱,免除生老病死忧患之苦。而鲁迅《题三义塔》中的诗句“偶值大心离火宅”,只在字面上用“火宅”一词,借指战火造成的恶劣环境,与佛教其实无关。

 

  (2)第598页:陈忱(约1613-?)字遐心,号雁宕山樵,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末清初作家。明亡后绝意不仕。著有《读史随笔》、《后水浒传》。

 

  今按,《读史随笔》非乌程陈忱著,而是秀水人陈忱(字用亶)的著作。这两位同名同姓,很容易混为一谈。鲁迅在《小说旧闻钞》的《水浒后传》条下有按语说:“清初浙江有两陈忱:一即雁宕山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