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2009年各地模拟试题精选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
解读20世纪中国工农运动
最新热门    
 
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六化”及其对2009年高三复习教学的启示

时间:2009-6-17 1:11:21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宋体">

 

内容摘要:2008年是江苏实施新课程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分析研究这次历史高考试卷命制特点,对2009年甚至以后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试图在分析和总结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命制“六化”特点的基础上,对2009年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命题;高考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继2004年高中新课改开始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率先进行之后,2005年江苏也进入高中新课程阶段,到2008年正好是新课程在江苏实施以来的第一次高考。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环节。面向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发挥评价考试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关注思考新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是高中新课程推进中必须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按照高中新课改的评价精神,评价固然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等,但这并不等于取消考试。不仅如此,新课改要求按照高中学生成长规律,通过对评价和考试内容及方式的改革,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新课程教学的导向功能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正是从此意义上说,自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以来,取得高考命题权的省区都把高考命题改革作为推进高中新课改的一个风向标。恰此2009年高考即将来临,回眸刚刚落下帷幕的首次走进新课程的2008年高考江苏历史卷试[1],揣摩高考命题的思路和趋向,无疑对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的命制找一风向标,对日益紧张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得到诸多有益的启示是有帮助的。新课程背景下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命制究竟有哪些特点呢?这些特点对2009年高考前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又有哪些启示呢?

 

一、命题依据的课标化

 

所谓命题依据的课标化是指高考命制的试题是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的。高考是国家意志的行为和体现,“课标”不仅是历史新课程推进的指导性文件,而且还是高考命题的定依据和指针。具体到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尽管它是按照《2008江苏考试大纲》命题的,但考试大纲显然是依据“课标”的要求,参照江苏省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并结合江苏地区高中教育的自身实际情况而进行的。

 

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无论怎么变,究其根本,其命题范围都“课标”的模块“学习要点”为依据,围绕“课标”规定的历史()、历史()和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四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而进行,考查的都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即便有的题目初看与考试范围无关,但实际上也是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打擦边球”或“侧面接触”的方式而展示,其命题始终并未脱离“课标”和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知识范围。

 

具体说,选择题部分中的第1题、第2题、第5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8题、第19题分别考查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朝书法家的艺术特色”、“洋务运动的内容”、“严复的主要思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时间”、“新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古代罗马法”、“工业革命的影响”、“牛顿的成就”、“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近现代西方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苏美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等“课标”规定的基础知识。非选择题部分“必做题”中的第21题、第22题、第23题等综合题则分别重点考查的是必修)中的“中国戏曲文化”、必修)中的“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的曲折发展”、必修()中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方针”(英美和苏中等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等“课标”规定的主干知识;非选择题部分“做题”中的第24题分别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拿破仑与华盛顿的政治观”、“美洲印第安人文”、“九寨沟与泰山世界文化遗产”等“课标”规定的主干知识。

 

走向新课程的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命题依据的课标化,反映了“课标”已逐渐成为新课改的纲领性文件。这不仅预示了2009年江苏高考试题命制将继续以“课标”和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同时也对时下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教师的教学要以“课标”的模块“学习要点”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指导,以课标化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2009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为依据,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地整合所学知识,牢牢把握“课标”规定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切实地夯实高考的根基。

 

二、命题选做的自主化

 

所谓命题选做的自主化就是高考命题开始呈现出非选择题部分让学生自主选择以关注考生个性化的特点。按照“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其目的是“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2]p.3据此,走向新课程的江苏高考试题命制与以往高考试题命制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部分试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命题呈现出学生选做的自主化特点。

 

具体说,在2008年的江苏高考试题命制上,尽管选择题是学生必做的,但非选择题明确地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大类。必做题统一考查历史必修三个模块的内容,而选做题则以学生自主选做的方式考查了江苏学生历史选修课的内容(一题对应一个选考内容)。按照《2008江苏考试大纲》规定,江苏学生可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四个选修模块中任意选择两个学习内容。大纲的这一规定体现在高考试题的命制上,就是新课程江苏高考试卷出现了以往高考从未出现的让学生从四个题目中自主选做两个题目的试卷命制特点。

 

走向新课程的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命题选做的自主化,是历史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体现。这种命题特点的出现,使试卷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适应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增大了考生自主答题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考前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可以预见,这也将继续是2009年江苏高考试卷非选择题命制的一个方向。为此,当下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在把握历史()、历史()和历史()三个必修模块这一必考内容的同时,也要把握《2009江苏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以及“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选考内容,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因学生之“才”对选修内容做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复习。

 

三、命题材料的情景化

 

所谓命题材料的情景化是指高考命题的题干大多采用了不同类型的新材料,创设了不同类型的新情景。史学研究遵循论从史出原则,新课改注重情景教学和过程性学习,强调学生要在特定情景材料前提下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史学研究原则和新课改关于教学的要求对高考命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高考命题材料的方式上,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与过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变化集中表现为高考命题呈现出以多和多样的情景化材料代替了以往直接针对教材的平铺直叙式的直白的命题材料,高考命题内容不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材的具体表述,而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以史料为重要载体,特别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以至于所命制的试题呈现出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材料的特性。通俗地讲,就是新课程高考命题材料丰富多彩,以大量的新材料创设了大量的新情景,以至于命题材料带有鲜明的情景化特点。

 

具体说,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的命制,基本都是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来实现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的,这种命题材料的情景化特点几乎覆盖了整个试卷。例如在选择题命制上,以往高考的选择题大多是教材中显形的一些以记忆为主的直接知识的选择,而这次新课程试卷的选择题命制,空前广泛地使用了以理解为主的大量“新材料”,这些“新材料”既有常见的传统诗词(第2题)、重要历史人物的话语(第3520题)、报刊文章(第6题),史学家观点(第14题)、墓碑铭文(第15题)等各种文字材料,又有图文并茂的漫画(第7题)、连环画封面(第9题)、历史图片(第10题)、国画(第17题)、油画(第18题)等各种图像材料;又如非选择题部分的“必做题”的第21题、第22题和第23题,“选做题”的第24题四道题目,全部都采用了教材没有出现过的新史料,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可以说,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命制使用了各种情景材料,基于新课改强调“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探究和展示历史思维过程的精神,2008年江苏高考命题材料的情景化是前所未有的。

 

高考命题材料的情景化符合历史学科注重“证据意识”的特点,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情景教学和探究性学习新特点,这既尊重了历史事实的确定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每年命题可能出现的试题雷同性,又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等情景材料的阅读理解以及迁移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延伸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走向新课程的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命题材料的情景化,预示着2009年高考试题命制将会继续使用大量的新材料,创设大量的新情景。这就要求高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摆脱以往教材的束缚,改变传统的教材观,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通过提供相关史料或让学生自主搜集历史材料,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营造出得出结论的相应历史情景,以培养学生对纷繁复杂史料的适应性和理解力。

 

四、命题内容的现实化

 

所谓命题内容的现实化是指高考试题命制在内容方面呈现出密切联系现实社会的特点。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曾指出:“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总之,研究历史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引导人们向前看。”可见,研究历史决不是为了过去而过去,而是要与现实结合起来。这种思想反映到中学历史教育领域里,“课标”强调教材的编写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2]p.2根据这一思路,高中新教材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采取了“精选”而非“囊括”所有历史知识的教材选材理念,注重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内容,增强了与社会进步内容的联系,加强了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联系的内容。新课程的这种理念体现在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的命制上,就是命题内容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明显地呈现出现实化倾向,也即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内容更多地关注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仔细分析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历史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这种联系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命制的一些试题是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联系的。例如,试卷中的非选择题21题选取的有关中国戏剧方面的史料虽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应当说这属于学生能够有感受的社会生活的范畴。二是试题的命制不避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相反,试题立足历史,联系现实,与我们这个时代脉搏相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现实,考查了当今中国和世界的一些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例如,试卷中的选择题部分第10题,显然是对当今世界对西藏问题高度关注的反映。非选择题部分“必做题”第22题史料明显地就是现在的国共合作、中日关系热点问题;第23题反映的是有关当代世界各国几种经济发展模式等现代化热点问题。至于“选做题”第24题目分别考查中国民族关系、历史人物评价、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等问题更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都是有感性认识的,更充分地展示了历史学科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鲜明特点,彰显了以史为鉴的史学功能,无可质疑地体现了高考命题内容的现实化特点。

 

走向新课程的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命题内容的现实化,是历史学科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的反映,是高中教材“精选”与现实社会和学生密切相关内容而非“囊括”所有内容的教材选材理念的反映。这预示着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命制将继续遵循现实化的命题内容特点。显然,这也就要求高三教师在平时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使历史教学的内容更多地贴近现实,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密切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更多地贴近学生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书本知识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也就是,高三历史教学的着眼点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科,而应该贴近现实和学生,教会他们学会解释和评价历史,帮助他们构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宏阔眼光,从历史中吸取未来社会生活和发展所必须具有的经验,用从过去实践中总结出的智慧去理解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在多样化的现实生活中做出理性的抉择。

 

五、命题取向的导向化

 

所谓命题取向的导向化是指高考试题的命制渗透了新课程价值取向,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和公民教育。新课改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3]。“课标”在课程性质上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2]p.1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要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2]p.1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要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2] p.2在课程设计思路上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要“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p.3显然,这些实际上都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课程目标,“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2]p.5教师教学时,要“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目标,尤其应发挥历史课程独到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2]p.30

 

高中历史课程的这些新理念反映到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上,就表现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试题命制已经呈现了新的价值取向。那就是高考命题已突破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命题知识本位化以及单纯的为了政治教化而进行的思想政治目标,逐步过渡到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于一体,且特别鲜明地体现了历史教育浓郁的人文情怀,彰显了高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学科的特性,使中学历史教育更好地回归其学科特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功能。

 

举例说,在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的非选择题部分,21题虽然考查的是中国戏剧史,但由于戏剧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因而该题命制显然隐含着要求学生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价值取向;第22题虽然考查的是中国的抗日战争,但并非单纯地纠缠于历史的仇恨,相反,该题命制显然隐含着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地处理中日关系的价值取向;第23题虽然考查的是英美和苏中等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方针”,但并非只是谈经济体制,实际上隐含着当今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之不同;第24题的四道非选择题目,虽然分别考查的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四个选修模块的内容,但这些试题无一不渗透了“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这一总的价值趋向。总之,这些核心价值都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向新课程的2008年江苏高考试卷命题取向的导向化,是时代和社会进步在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反映,是历史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体现。它预示着2009年高考试题的命制将继续延续这一考查目标。为此,高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重视历史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继续“润物细无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平时的训练中,在引导学生突出知识、能力立意的基础上,继续关注高考试题命制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六、命题立意的能力化

 

所谓命题立意的能力化是指高考试题的命制始终遵循着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和特点。高考带有为大学选拔人才的性质,“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里对高中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在课程性质方面,指出要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p.1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指出:通过历史必修课,要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p.3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方面,分别指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p.4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路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2]p.4建议在教学时: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2]p.30显然,这些都是在说,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此理念反映到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的命制上,表现为试题努力贯彻能力立意的原则,突出对学生学科能力的考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联系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在科学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体表现为:

 

1.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如上分析,适应高考新课程注重情景教学和探究性学习之需要,试题的命制广泛地以各种各样的史料为载体,创设了大量的新情景。如何处理这些情景化的史料呢?这就需要考生注重对史料的分析,具有较强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最大限度的提炼有效信息,为进一步正确地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举例说,选择第3题,要想把正确的答案选出,就必须要求考生首先对唐太宗说的“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的意思正确理解。唐太宗统治时期被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刚刚经历了农民起义的唐初,正是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充分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才使得唐王朝出现可“治世”。选择题尚且如此,非选择题呈现的大量史料,就更需要学生具有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了。

 

2.联系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由于新编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是按模块形式,将人类社会的重要历史内容划分为了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因而这次高考命题还体现了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历史视野,这种视野表现在试题命制上,就是很多试题要求学生能对学过的专题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贯通和整合。如何做到对历史专题的贯通和整合呢?无疑,联系比较和归纳概括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例如,选择题中的第1题,虽然考查的“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但选项中涉及的却是中国古代几种中央和地方管理的政治管理方式,这显然要求学生要把中国古代所学的几种重要制度加以联系比较。再如,非选择题中的材料22题,把二战期间中日两国的敌对状态到二战结束后的七十年代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联系起来进行命题,显然也是遵循着中外关联的原则,考查学生的联系比较和归纳概括能力。

    3在科学史观指导下多角度解释历史的能力。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编写在坚持传统唯物史观的前提下,还渗透进了现代史学研究的多种新范式。这种新范式主要以文明史观为主,同时还兼顾了全球化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等等。以文明史观为主,兼顾多种史观,实际上体现了审视历史的多元化视角。基于此,走向新课程的高考试题能力考查也相应地要求学生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基础上,能对教材知识从新的角度构建新的体系,以养成善于从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能运用新的观点进行新的分析评价的能力。例如,选择题中的第5题和第8题,表面上考查的是张之洞创办民用工业和20世纪初洋布价格低廉,但显然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西方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冲击变化,这种冲击变化的背后实际上渗透了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视角;第6题表面上考查的是婴儿出生由男由女接生的问题,但实际上从社会史观的视角,考查了中西方两种习俗观念的差异;第14题通过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观点,实际上是以全球化史观否定了带有偏见的欧洲中心论,以现代化史观解释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又比如,非选择题中的第21题,鲜明地以文明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中国戏剧),以文明史观的视角,要求学生认识人类文明既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在社会各领域呈现出多元发展特点,并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第23题则以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为切入点,站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要求学生以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为视角,来整合中国、苏联和英美等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从而了解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走向新课程的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命题立意的能力化,预示着2009年高考将继续突出命题立意的能力化原则。为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高三历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新材料的能力,注重对中外历史专题知识纵、横向联系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以新的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等史观多视角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高考考试内容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紧密衔接,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高考命题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升入高校而进行命题的,研究高考试卷命题的特点,不仅有助于了解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以及命题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试卷来了解高考试题是如何体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内容的,如何体现了新课改精神的,以便实现用新课改理念和精神来指导高考命题,以高考命题的理念和精神来引领高中历史新课改,来为新课改保驾护航。通过以上挂一漏万的分析,笔者以为,尽管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命制还存在着未能很好地彰显江苏地方史特色以体现江苏自主命题特点等不足,但从整体上看,试题在继承以往试卷命制优点的基础上,依据课标和考纲,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及要求为指导思想,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核目标考查全面,考核能力要求层次性强,突出了试题的选拔性,显示了浓厚的历史学科特点,凸现了历史学科特有的人文价值,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依据这种认识,2009年的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也必须要依据课标,夯实基础,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必须要重视史料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社会热点问题,渗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凸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解读历史新材料以及联系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以文明史观为代表的新的史学观念渗透到高中历史课程,学会多视角地分析历史问题。

 

参考文献:

[1]参见人教网:http://www.pep.com.cn/gzls/jszx/gkzl/gkst/200806/t20080625_476404.htm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7-272.

 

作者简介:刘向荣,男,1973年生,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曾在《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月刊》、《历史学习》、《中学历史教学资源》、《中学政史地》、《素质教育报?历史教师版》等全国性和省市级刊物以及“人教网”等网站及相关博客上发表文章数十篇;曾参与《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教师教学用书》和《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等著作的编写工作;曾获南京市论文评比一等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师陶杯”论文评比一等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