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
从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练
07版新教材为什么对“中
何成刚等:再谈如何上好
最新热门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时间:2013-05-31 12:25:30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体西用”的思想逐渐明朗。早期地主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郑观应,在其代表作《盛世危言》中说:“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189855,洋务派的首领人物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共24篇。他写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洋洋4万余言的《劝学篇》以此为基调,系统阐发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被视为“中体西用”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全书贯穿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论点,主张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原则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猛烈攻击维新派的“开议院、兴民权”学说。

 

《劝学篇》进呈后,深得光绪皇帝的赏识,得以颁行天下,各地相继翻印,一时间,“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

 

1898611,光绪帝宣布变法时,在“诏定国是”中把“中体西用”的思想诏示全国:各大小官员,要以中国圣贤之学作为根本,兼而博采西学中切时务的东西,以成为通达济变之才。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