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教案试题 >> 教案资料 >> 正文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关于召开“中国教育学会
从学习“中华民族的抗日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练
07版新教材为什么对“中
何成刚等:再谈如何上好
最新热门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时间:2013-05-31 12:25:30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作为“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者──地主阶级洋务派,出于实际需要,把它作为洋务运动[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的指导思想。按照“西用”的原则,引进了一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先进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同时也吸引了地主、商人投资于新式工业,这在客观上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此外,旧式书院逐渐向新式学堂转变,又培养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

 

但是,洋务派奉行“中学为体”,结果封建主义的“体”与资本主义的“用”发生了冲突,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就说明把代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西学,嫁接到封建主义的中学肌体上,是不可能茁壮成长起来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体西用”思想的首倡者──地主阶级改良派逐渐认识到,西学不仅指西方自然科学[注: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技术,还包括西方上层建筑的文化教育和政治体制等,可谓“体”“用”兼备,中国求其“用”而遗其“体”,这是学习“西学”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中国不但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用”,而且要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注: 或称“虚君共和”,是一种国家的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的“体”,以改变中国封建主义的“体”。这样,地主阶级改良派又举起了批判的旗帜。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