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初李士桢抚粤政略与广
就《被遗忘的战争——咸
论阮元与《广东通志》的
民国初年广东乡村的基层
2009年高考历史(广东B
积极参与正确引导——广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藏品
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彩色插图说明──图16 
最新热门    
 
广东梅州人与湖南人改写中国近代史

时间:2009-7-24 13:41:48  来源:不详

    即使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丁日昌(广东梅州丰顺县人)、张之洞等开展了“洋务运动”,从经济领域进行近代化的行动,也是要保留清朝爱觉新罗这一家族的统治前提下,企图变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变贫弱为富强的行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经济领域里进行的改革开放行动。如果只从经济领域里进行改革开放,不从政治领域里进行改革开放,不但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不能成功,连政治领域的执政地位也会动摇。

    中国人的忍辱负重能力是很强的,为了进行“洋务运动”,忍受着西方列强英、俄、德、法、美、意、比等国在中国领土上瓜分势力范围,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竟然被自己的学生小日本打败了,中国精英这才醒悟过来,非得变法维新进行政治改革不可。康有为先后写了《大同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为变法维新制造舆论。康有为的目标是建立“太平世”:这是一个无私产、无阶级、无家族、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他在广州租借梅州丘逢甲的“丘氏书室”设立“万木草堂”,培训变法维新的骨干,梁启超就是其中之一。而嘉应州(梅州)的黄遵宪驻日期间编写《日本国志》一书,向国人详细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作为戊戌变法的参照。日本从政治改革着手,再加上“大海之田”和“脱亚入欧”的口号,从陆地文明快速迈向海洋文明,从而使日本迅速崛起,于是甲午战争便把中国打败了。戊戌变法要有理论,要有样板,还要有人才。黄遵宪任湖南按察使期间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一起创办时务学堂,为戊戌维新变法培训骨干人才。

    湖南浏阳的谭嗣同是戊戌维新变法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重要人物,也是戊戌维新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他所著的《仁学》一书,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抨击,指出中国:“二千年来之政,政也,皆大盗也。”然则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与光绪皇帝进行变法,手中没有枪杆子,康有为、谭嗣同商议劝新军首领袁世凯举行兵变,杀荣禄,保光绪。而袁世凯当面欺骗谭嗣同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转而马上向荣禄告密,荣禄又面告慈禧,慈禧囚禁光绪于中南海瀛台,下令捕杀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献身:“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并于狱中诗壁一首:“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时年仅33岁。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作《戊戌政变记》,附录《湖南广东情形》一文中指出,即使中国灭亡,只要湖南广东两省仍存,仍能复兴中国。

    日本于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大获全胜;而30年后1898年中国实行戊戌维新,仅100天便惨遭失败。中日的维新,其核心都是“君主立宪”。日本的“君主立宪”成功,终至国富民强;而中国的“君主立宪”失败,导致亿万生灵塗炭。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实际上是统治集团中封建顽固势力大大超过维新改良的势力。戊戌变法后的80年,即1978年中国大陆实行的改革开放,有似于戊戌维新的改良变法。今天回过头去品味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谭嗣同与光绪的名字,其所蕴含的意味值得国人思考。康有为,字广厦,号更生,人称南海先生。世界的先进思想是从南海传入到中国的,一个健康有为的中国人,要把广东和华夏的屋宇维修装饰好,中华古老的民族才能长期更生。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梁凉同音,凉冰同义。梁早年开启维新,晚年则超越自己,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梁卓立如行,然而无论是搞政治,还是做学问,始终不渝地“任公”:国家不是“君相之私产”,而是“国民之公器”;要“育新民”、“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黄遵宪,字公度。中国人是黄种人,一定要严格遵守宪法,君主立了宪,就要严格执行宪法,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天下为公”、“天下度公”。在近现代,“宪法”一词通常是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意义上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宪法是“法律的法律”。当今社会普遍认为:宪法就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