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
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前国军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二十一世纪:战争还是和
战争、政治与道德——国
最新热门    
 
鸦片战争以来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地主阶级关系的演变

时间:2009-7-24 13:43:12  来源:不详
摘 要:满族入主中原和汉族地主阶级的帮助分不开的.起初,满族统治者对汉族地主的笼络和驾驭是成功的,但从一八四零年后,这种系起了很大的变化.汉族地主阶级逐渐摆脱满族统治者的控制并迫使后者退出了政治舞台。
   关键词:满族统治者;汉族地主阶级;关系;演变。
  
  我们都知道,满族之所以入主中原,是和汉族地主阶级的帮助分不开的。例如:吴三桂,祖大寿,洪承畴,范文程等。并且,满族统治阶级对汉族地主阶级的笼络和驾驭也是成功的。萧一山指出:"朝政治的成功,不仅在对于一般人民的心理感情之控制,而在于对一般士大夫的笼络和驾驭,因为中国社会组织的基层,是中间读书做官的士大夫,而不是下级劳苦的民众。他们对士大夫利用是煞费苦心的。所有官吏降附者,各于升级,殉难者谥立庙,建言罢谪诸臣及山中隐逸怀才抱德者,缙绅士大夫清望所归者,皆征辟录用。使一般士大夫不致因亡国而失掉职业,他们就相安无事了。顺治一年开科取士,一切都依朝的制度,使一般读书人有了进身之阶,他们自然就不愁无用武之地了". [1]。清朝在全国的统治稳固后,在加投降的吴三桂又起兵反清,满族统治者对汉族地主阶级的不信任感加强了。因此,鸦片战争以前,满族统治者对汉族地主阶级是防备和限制的。在中央及地方的各级官员中,满族地主阶级势力是凌驾汉族地主阶级势力之上的。但是,鸦片战争以后,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地主阶级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汉族地主阶级的势力明显的得到提升和加强。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
  
  在这一阶段,汉族地主阶级的势力仍然在满族统治者的控制之下。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改变在中英贸易中入超的地位,并掠夺中国的白银,向中国输入鸦片。并为了保护这可耻的贸易对中国发动了战争。在鸦片输入问题上,林则徐,邓廷桢等汉族官员坚持严禁。林则徐向外国烟贩庄严宣告:"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2]。两广总督邓廷桢也上奏道光皇帝,表示要与钦差大臣林则徐"共矢血诚,力除鸦片"。而满族官员穆彰阿不但反对禁止鸦片,而且主张鸦片输入。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邓廷祯坚决抵抗并取得了胜利,而满族官员穆彰阿,琦善,伊力布等却散布投降论调对英国妥协退让。穆彰阿公开叫嚷:"兵兴三载,靡饷劳师,曾无尺寸之效。"只有妥协退让,才能"靖难息民"[3]。耆英等人到英舰.参观后,奏报道光皇帝称:"该夷船坚炮猛,初尚得之传闻,今既亲上其船目睹其炮,益知非兵力所能制服。",[4.]并且主持军事的奕山。、奕经也是满族官员。汉族地主阶级的官员林则徐、邓廷桢的所作所为是符合国家利益的,而满族地主阶级官员穆彰阿等则损害了国家利益。但是,道光皇帝却把林则徐、邓廷祯撤职查办。可见,汉族地主阶级仍在满族统治者的控制利用之中。
  
  二、1851年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在这一阶段,汉族地主阶级势力明显上升,拥有了很大的权利,满族统治者对汉族地主阶级作了很大的让步。但汉族地主阶级对满族的统治还是支持的。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清政府命向荣组建江南大营,所部共有绿营兵一万七千人。命琦善组建江北大营,主要有八旗兵组成,总兵力有两万多人。江南、江北两个大营,总兵力近四万人,都是清朝正规军。但是江南、江北大营很快都被攻破,江南大营统帅向荣也败亡了。在清朝正规军一触即溃、不战自逃的情况下,清政府命令在籍官绅协助地方当局举办团练,以镇压民变。曾国藩的湘军,就是根据清政府举办团练的命令纠集起来的一支地主武装。自从湘军成立后,就代替清朝正规军成了太平军主要敌人并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
  1861年,慈禧发动了"辛酉政变",夺取了清政府的最高统治权后,对曾国藩湘军集团放手利用,完全改变了过去既使用又限制的方针,调整了满族统治者和湘军集团的关系。曾国藩湘军集团也就得以发展成为地主阶级当权派中最大的实力派。到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为止,曾国藩集团先后被任命为总都、巡抚的有:两广总督毛鸿宾、直隶总督刘长佑、闽浙总督左宗棠、陕甘总督杨载福(岳斌)、广东巡抚郭嵩焘、江苏巡抚李鸿章、安徽巡抚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