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与苏联
抗日战争时期难民的迁徙
鸦片战争时中英双方武器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前国军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苏德战争初期和苏联经济
二十一世纪:战争还是和
战争、政治与道德——国
最新热门    
 
鸦片战争以来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地主阶级关系的演变

时间:2009-7-24 13:43:12  来源:不详
唐训方、陕西巡抚刘蓉、山东巡抚阎敬铭、浙江巡抚曾国荃(未到任)、湖南巡抚恽世临。再加上1860、1861年已任总督,巡抚的骆秉璋、曾国藩、胡林翼、罗遵殿、严树森、沈葆桢、李续宜、彭玉麟(未道任)。田兴恕、江忠义(未到任)。四年多时间,先后有二十一个湘军集团头目出任督抚。以1863年为例:清政府共设八个总督 (未含漕督,河督),十五巡抚实缺,湘军集团竟占了五个总督,九个巡抚。曾国藩湘军集团不仅拥有了军事大权,而且掌握了地方的政权和财权。
  班德瑞从对于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组成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对于认为外人支配中国的那些人而言,令人似乎奇怪的是,这张名单中144位构成国家的最高的行政机构的官吏中,只有32位是满人,然而事实正是如此。当我们注意到在军机处的6位大臣和23位巡抚及总督中仅有6位满人时,满人在行政当局中占有的微小比重便表现的更加明显。三江(江苏、江西、安徽)一地出的官僚代表就比满人多许多。前者有47名官员,而后者是32名。[5]
  与此同时,芮玛丽也指出:取自19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历史剖面证实了这个发现。它表明所有总督都是汉人,而18位地方巡抚中有15位是汉人, 18省的按察使中有15位是汉人,18省的布政使中有14位是汉人。汉人也支配了较低级的官僚机构。在道台以下官衔的官吏中,汉人占90%,满人占7%,蒙古人只占1%强,而汉八旗还不到2%。可见汉族地主阶级势力已经如日中天,在统治阶级中已处于绝对优势。既然汉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如此强大,为什么不推翻满族的统治而建立起汉族自己的统治呢?[6]
  胡绳先生指出:"经过太平天过的战争,满族统治者和汉族地主之间取得了进一步的合作关系,后者给予前者有力的支持。本来清皇朝以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入居关内,在二百多年的过程中,基本上已同汉族地主打成一片,但直到太平天过兴起时,清廷对上层汉族地主在政权与军权上仍是采取猜忌和防范态度的。到了太平天国战争时,不但清朝的基本武力--八旗兵毫无战斗力,连平日所畜养的招募汉人而编成的绿营兵也不堪作战。于是请朝就不得不完全依赖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湘军、淮军。曾、左、李都因军功而位居方面,封侯封伯,这是清朝统治下前所未有的。清朝统治即作了这样大的让步,以曾、左、李为代表的汉族地主阶级也就"赤胆忠心保皇朝了"。当时在外国人中散播着一种怀疑:"为什么象曾国藩这样的人,手里有着充分的力量,为什么他不推翻满洲人而建立一个汉族人的新朝代呢"? [6]其实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农民起义的浪潮所打击的不是清朝的统治而是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汉族地主在得到满洲统治者在实际权利上更大的让步后,就宁愿支持它去压平起义的农民而不去冒险另建新的朝代。我们不妨把朝末期的情形作一个比较:那时也是异族的统治(蒙古族),也是广大的农民起义,但蒙古统治者在政治上始终排斥汉族地主士大夫,所以有有一部分汉族地主就另寻出路,钻到农民队伍中,利用农民的力量建立了一个地主阶级的新朝代以代替蒙古人的统治。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能够团结全部汉族地主实力以渡过国内危机,这是他的聪敏狡猾的地方"。[8]

 罗尔纲先生也指出:"湘军的立场原是出于自卫的,但因为书生与皇帝相依为命的关系,所以必须同时拥戴满清政府"。"皇帝利用他们(书生)维持清朝的势力,他们也依靠皇帝维持自己的利益"。[7]可见,汉族地主阶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权力,成了满洲统治者有了的支持者。如果没有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清朝已经无维持了。
  
  三、1895年到辛亥革命的爆发。
  
  在这一阶段,汉族地主阶级的势力已经明显得到加强,对满族统治者已经不俯首称臣,听之任之了。
  汉族官员李鸿章的势力如日中天,在清政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主持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方面指名要李鸿章去日本求和谈判;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在1895年底就决定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为致贺专使。沙皇政府认为王之春地位太低,而指定要清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