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孙权立嗣问题考论——从
古籍数字化:现状、问题
《齐民要术》的撰者、注
两部《唐书》的取材与思
从一个教学片断看学生的
介绍一部大尺度文化遗产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
从一堂课的教学看教师的
秦桧终于盼到今天第一部
最新热门    
 
从一部《救荒活民书》说起

时间:2009-7-24 13:43:49  来源:不详

  摘要:中国社会国家政权对灾荒的预防、救治一向十分重视,称之为“荒政”。用现代经济观点来看,“荒政”涉及政府的市场调节,经济学的效率与公平,经济道德等方面,引人思考。《救荒活民书》便是八百年前讲“荒政”的书。现代读来仍有其现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荒政;市场调节;效率与公平;经济道德。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农业立国,年岁的丰歉对社会经济及政治、军事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国家政权对灾荒的预防、救治一向十分重视,称之为“荒政”。《周礼·地官·大司徒》里写道:“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日散利,二日薄征,三日缓刑,四日弛力……”。《周礼》只是纸上写的制度,现实政治制度并未依此而行,所以那十二项行政内容反不如《礼记·王制》的内容更诚肯而切实:“国无九年之蓄日不足;无六年之蓄日急;无三年之蓄日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即以现在的观念论,我们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虽以农业立邦,想存上三年的粮食已不易,还哪里谈得上六年、九年呢?正因为荒政十分重要,历代思想家大多染指救荒问题,这其中,代鄱阳人董季兴,著有《救荒活民书》,是思想较有系统的一个。
  八百年前的这部著作,列举了20种救荒措施。其中,检旱、减租、贷种、遗使、弛禁、鬻爵、度僧、优农、治盗、捕蝗、和籴、存恤流民、劝种二麦、通融有无、借贷内库等15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因时制宜来采用,较重要的为常平、义仓、劝分、禁遏籴、不抑价等5种,而这5种恰恰贯穿着一个统一的思想,即利用市场来自发调节粮米价格,而不是政府单纯放粮赈济和强行抑制灾区粮米价格。在董季兴看来,常平仓在收购粮食时宁可按市场价格高一二文收买以鼓励农民出售,决不能按不合实际的官定价格收买。义仓须散贮民间,不能聚于州县城市,这样乡村山谷农民均能沾其实惠;义仓以米赈济灾民,适宜用于大荒年份,如荒歉不太严重,物价不踊则以支钱为最节省方便。发生灾荒之际,如官府劝富户出米办理不善,使富户不敢出售,反倒加重粮食紧张情况,“人之常情,劝之出米,则愈不出,惟以不劝劝之,则米自出。”只要官不抑价,利之所在,自会争先恐后地出售粮食。他着重指出,天下一家,各地或有丰荒,邻郡因为我们这里丰稔而来告籴。义所当恤;且循环籴贩,不仅可活我们境内的百姓,亦可活邻境之饥民;如果此间之米不许出境,他处之米不许入境,一遇饥馑,即环视壁立,无告籴之所。他坚决反对官抑米价,认为他处价贵,此间之价独低。谁也不肯兴贩。兴贩不至,境内乏食,富户的积米,就更不肯出卖,结果是饥民有钱无告籴之所。惟有不抑价,不仅外地粮食大量流入,而本地上户存粮亦争出售,而米价自低。
  统观董季兴的出发点,可以看出他实际强调的是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尽可能少干预或者不干预市场,救荒政策上如此,其他方面亦可推想而知。问题是老问题,牵涉的理论却颇具现代意味。
  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即崇拜一只“看不见的手”始于资本主义初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援引了古代和当时的史实来说动机良好的政府通过它的规所做的无数蠢事。他说:“……每人……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他所盘算的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的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显然,经济自由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福利的增加,但是自由主义的发展很快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蔡晓在《读书》1996年第八期上写道:“如果社会上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