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

时间:2009-7-24 13:44:45  来源:不详
》、 《玉房秘诀》、《洞玄子》、《玉房指要》等古籍以及其中的各种告诫时,李约瑟说:   
  在成都有一位深研道教的人给我的回答使我难以忘怀;当我问他有多少人照此教诫行事时,他说:"四川的士绅淑女或许有半数以上是这样做的。"[21] 他还从另外一些角度对道家的房中术大加赞赏:   
  承认妇女在事物体系中的重要性,接受妇女与男人的平等地位,深信获得健康和长寿需要两性的合作,慎重地赞赏女性的某些心理特征,把性的肉体表现纳入神圣的群体进化--这一切既摆脱了禁欲主义,也摆脱了阶级区分:所有这些向我们 再一次显示了道家的某些方面是儒家和通常的佛教所无法比拟的。[22] 尽管大部分房中术学说其实明显是男性中心主义的。 在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之后,李约瑟继续对性学史保持着浓厚兴趣,不久又"再 度投身于这一论题的研究"。他密切注意着这方面新的研究成果,1972年,当华裔瑞典人张仲澜 (Joland Chang)《阴阳之道--古代中国人寻求激情的方法》一书出版时,他对之大加赞赏,热 情向读者推荐:   
  更光亮的明星出现在这片领域,他就是我们来自斯德哥尔摩的朋友张仲澜。我把他论中国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性学著作推荐给不带偏见的读者。由于训练有素,他找到了独特的语汇用以解释现代社会男女以及中国文化在心灵、爱和性方面所显露的智慧。[23] 张氏的书主要是根据古代房中术文献,结合现代社会情形讨论性技巧的,其中还包括许多他对自 己性生活经历的现身说法。 中国古代房中术理论的主旨,不仅仅是帮助人们享受性爱,更重要的是认为房中术是一种健 身、养生之术,甚至是一种长生(长生不老)之术。道教中的其它许多方术,如导引、行气、服食、僻谷等等,都有类似的主旨,以享受人生,长生可致为号召。对于这一点,李约瑟至少在相当程度上是相信的!他说:因为中国炼丹术最重要的内丹部分和性技巧密切相关,就象我们所相信的,它能使人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24] 道教学说特别使他迷恋,因此他脑海中有时浮现出"长生不老"之类的信念,似乎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有人因此而将他引为近年某些招摇撞骗、别有用心的伪科学宣传的护法,则又是对李氏 的大不敬了。但是李约瑟确实一生倾慕道家和道教,他坚信:道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尽管作为一种有组织的宗教,道教今天已经垂死或已死亡,但或许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哲学的。[25] 李约瑟也许正是抱着这样的美好信念走完他的人生历程。

六、我们误读了李约瑟的学术意义

  我们的误读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对李约瑟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筛选,只引用合于己意的,而拒绝不合己意的,甚至歪曲后引用。这种误读大多是有意的。
  第二、也是更为严重的,是从整体上误读了李约瑟后半生工作的学术意义。这种误读则在很 大程度上是无意的。   
  先谈第一个层面:   
  李约瑟的巨著虽然得到中国学者普遍的赞扬,但并不是书中所有特色都为中国学者所热烈欢迎。这些特色中至少有两个方面多年来一直受到冷遇。 在一般读者,往往一说起中国科技史研究就想到李约瑟。而事实上,西方学者对中国古代科技术史的研究,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滥觞于清代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比如 君荣(A. Gaubil)对中国天文学史的论述。后来则由一代又一代的汉学家们逐渐光大,形成传统,至今仍很兴旺。自从二十世纪初国人自己开始进行具有现代学术形态的中国科技史研究之后, 碍于文字隔阂和民族情绪,对西方汉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少接触和引用。而李约瑟作为一个西方研 究者,很自然地大量介绍和引用了西方汉学家研究探讨中国古代科学一文化史的成果。可惜这一 点至今仍然很少被国内学者所注意。李约瑟身为西方人,又在西方研究中国科技史,与国内研究者相比有一项优势,即他的眼界可宽广得多。因此他的论述中,经常能够浮现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这就避免了一些国 内研究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病。在此基础上,李约瑟经常探讨和论证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与异域相互交流影响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不免在他笔下出现一些"西来说"。   比如,他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可能受到巴比伦天文学的很大影响。对于二十八宿体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