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社会经济史面临的挑
北周《大律》新探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
发展还是内卷?十八世纪
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
《大分岔》与中国历史重
《大元通制》“断例”小
从晚清四大公案看“翻案
营造盛世:《大唐开元礼
最新热门    
 
《大公报》兴衰百年祭

时间:2009-7-24 13:45:18  来源:不详
价。第二年,针对国民党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大公报》发表了一系列社论,主张"收缩钞券"、"收缩信用"、"收缩事为",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坐不住了,一天,他专门邀请王芸生喝茶,并有六位部长陪同。入座之后,孔发言,就大公报的社论引用数字不确,表示抗议。场内气氛紧张,王芸生气定神闲,当即表示,若报上某点有差错,孔副院长或有关部门可致函大公报辩论或要求"更正"。

  建国前夕,天津《大公报》被改组为《进步日报》,虽号称"解放区第一家民间报纸",却有了党支部,并于6月17日发表了《新生宣言》;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1951年12月12日,重庆大公报公私合营,后改名为《重庆日报》;1953年初,上海大公报和天津《进步日报》合并,并宣布为公私合营;1957年,中共中央正式发文,称《大公报》为分管财经报道的"党报";1966年,红卫兵查封《大公报》。

  值得庆幸的是,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王芸生幸免于难。其后,他继续担任《大公报》社长,但不必管《大公报》的业务,专心修改《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后奉毛主席的指示,与曹谷冰合写《1926-1949的旧大公报》一文,亲自忏悔《大公报》的历史。文革中,《大公报》被彻底砸烂,这次王芸生在劫难逃。据王芝琛回忆,王芸生蹲"牛棚"时, 偶尔可以回家。但回家时仍念念不忘"早请示"、"晚汇报",若不是家人劝阻"您目前还 是专政"对象的话,他还执意要参加居委会组织的一群家庭妇女跳"忠字舞"。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主席让秘书找来了由王芸生编著的七卷本《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作为参考资料阅读。会见时,毛两次提到这本书,并突然对在场的周总理讲,应该让作者王芸生也参加接待活动。其时,王芸生正在北京车公座一隅的"斗私批修"学习班接受"劳动改造",突如其来的"特赦令"让他莫名其妙。不久,他被邀请参加人民大会堂的国庆招待会,次年,又以政协常委身份参加了中日友协访日代表团,随即被任命为中日友协副会长,并恢复一切代遇。此后,一直频繁参加各种外交活动。王芸生后来曾幽默地说:"我这么一个一辈子干报纸的人,一下子成了'外交家'啦。"

  王芸生的另两句名言则更令人难忘,一句是他在解放战争时曾警告蒋介石说:"一打黄河为界,再打长江为界,三打共产党统一中国。"另一句则是他的临终遗言:"一部书使我多活了好几年。"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捉弄人。

  四、"第三个还是御用"

  无论如何,"大公"这张报纸已成为历史,而且在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无法抹去。正动也罢,反动也罢,只能由后人去评说。此外,还有几位名人与大公的关系亦不能不提。

  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就是在上海《大公报》连载的,曾风靡一时。《三毛流浪记》的连环画册由王芸生作序。

  范长江同志被誉为"我国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殊不知,当时年仅24岁的范长江的西北征程就是大公报支持的,其特约通讯也是在大公报上连载的,从而才轰动全国。抗战 爆发后,范长江又作为战地记者,奔赴前线采访并发表了一系"红色"报道,再一次轰动全国。范长江在和大公报合作6年后,突然离开大公报,离开原因非常有趣,《百年沧桑》一书作了详细披露。

  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镛)于1947年10月考入《大公报》上海馆担任翻译工作,次年香港刊复刊,派金庸前往,从此查先生才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并用"武侠小说"震动海内外。金庸同"百堂剑主"陈凡和梁羽生三人都是从《大公报》起家,俗称"大公报三剑侠"。

  另一个与大公报有忿怨的人,就是郭沫若。起初郭对大公报还是"兴赏倍加",后由于张季鸾成了他的"情敌"后,再没有说过《大公报》一句好话。郭沫若的夫人叫于立群,于立群的大姐叫于立忱,于立忱不仅美貌绝伦,而且才华横溢,张、郭二人纷纷为之倾倒。张为人儒雅大方、风流倜傥、文采出众,于立忱亦为之倾倒。郭老在其《洪波曲》中披露,张曾经多次给于写情书,"缠绵缱绻,竭尽了倾倒之情"。1937年,于从日本治病回国后,自缢身亡,个中原因,至今仍是个谜。一次,张季鸾和王芸生到武汉,郭陪同游玩,正当小船离开小岛之际,王半开玩笑地说:"郭先生,可不要脚踩两只船啊。"语意双关,令郭"满脸通红",非常窘迫。1938年,国民政府在武汉成立军委政治部,郭沫若任第三厅厅长。陈诚约请王芸生担任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