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
清入关前满洲族的社会性
略论清朝入关前对于汉文
论清兵入关的文化背景
满清入关与明末中国现代
最新热门    
 
清入关前对辽东汉区统治探微

时间:2009-7-24 13:45:54  来源:不详
勒、贝子、公主、格格、额驸等的等级名号。并于大臣中定功臣袭职及免功臣徭役等条例。这些措施巩固了皇太极的独尊地位,强化了其统治地位。

但是,综观皇太极时期的一系列政策,就会发现,他在极力降低汉人民族意识的同时,却极力强化满人的民族意识,以使其与汉人自我区别。因为皇太极时期,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辽西广大地区日渐被纳入其统治范围,四次人关掳掠上百万人畜,统治地区的扩大和人口的剧增,形成了先进的汉族文化以锐不可当之势冲击整个满族社会。这一切引起了皇太极的高度警觉。因此,皇太极首先从昔日的辽、金、元不居其国,人处汉地,易世以后,皆成汉俗的历史经验中,本能地意识到,在辽东众多汉人的包围中,如果不采取措施,满族要重蹈辽、金、元的覆辙,所以他规定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首先,在语言方面,针对民族同居、满入学习汉语的情况,指出:“若弃本国言语,未见能兴隆者也。”强调汉宫、汉民必须学习满语。当时,不会满语,就会受歧视。不少汉宫,“只因未谙满语,常被讪笑,或致凌辱,致伤心落泪者有之”[14]。其次,还规定官名及有关城邑名俱改为满语。本来,努尔哈赤时期,曾于天命五年仿明官制,序列武爵,分总兵官品级为三等,其副将、参将、游击亦如之。众牛录额真俱为备御官,每牛录下设千总4员。皇太极则规定,以前按照汉人称呼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备御,今后再不许用,另称固山额真、牛录额真等满语官名。还将一些汉语城邑名称改为满语,沈阳城改称曰天眷盛京;赫图阿拉城曰天眷兴京。此外,在服饰方面,皇太极时期规定,汉人官民男女穿戴,俱照满洲式样。男人不许穿戴大领大袖和绒帽,务要束腰;女人不许梳头、缠脚。皇太极还一再告诫满族子弟要保持骑射之俗,以期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来强化满族的民族意识。

 

 

后金(清)进入辽沈地区后,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

首先是农业方面。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就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当时建州女真已经较为广泛地使用铁制农具和耕牛。进入辽沈地区以后,由于满汉人民在较大范围内错居杂处,汉族地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在后金社会中广泛得以推广。特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一系列政策,更直接影响着女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早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就模仿明代辽东的屯田制度,在女真社会中推行牛录屯田制,以每牛录出丁男10人、牛4头,专门在空旷地方垦荒种地,收获的粮食储于官用粮库,以备食用。牛录屯田的主要劳动者是诸申,而八旗的各级额真实际上成为大、小封建主,诸申也随之转化为农奴。具备农奴身份的诸申,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战时仍旧要披甲上阵。那些没有被牛录派出屯田的诸申,则从事个体农业生产。努尔哈赤要这些诸申不仅垦荒种粮,还要种植棉花以便纺纱织布,以解决女真的穿衣问题。

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掠抚顺,得归附汉民千余户。努尔哈赤按照明朝制度,设置官属,并给予田庐、牛马,令其从事农业生产,即维持原来辽东地区的封建制生产关系。

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了辽、沈,实行“计丁授田”,即将辽阳、海城一带的30万日(每日约合6亩)土地,以及辽东五卫及金、复、海、盖4卫交出的无主田万日,按照丁口授与满汉人户。当时规定:每1丁男,种粮田5日,种棉田1日,并且每3个丁男种官田1日,每20个丁男,征l丁当兵,以1丁应公差。“计丁授田”把土地分为官田和份田,官田所收作为劳役公租,奉献给后金国家,而份地所收,则为满汉人户衣食来源。“计丁授田”制度表明,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后,基本上采取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这一时期,为了增加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下令除小贩、工匠及乐人外,其他一切闲杂人,均去各自的田庄种地,没有田庄的人,亦要去垦荒耕种。这样就使后金的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又实行“按丁编庄”,即将丁男13人、牛7头,编成1庄。种地百日,其中二十日交纳官粮,八十日为丁壮的衣食来源。这些编庄分派给女真总兵官以下、备御以上的首领,一备御给予一个编庄。在这些编庄上从事生产的壮丁实际上就是女真各级官员的农奴。

努尔哈赤在进入辽沈以后所实行的“计丁授田”和“按丁编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满汉人民固定在土地上,为后金政权提供大量的劳役地租。因此,努尔哈赤统治的辽沈地区。曾一度出现“谷物丰足,粮库充裕”的局面,从而为后金对明王朝的战争提供了物质前提。这对原来辽东地区的汉族人民来说,把他们降到“农奴”的身份和地位,当然是一次灾难,对辽东的封建生产关系也是一次大破坏。但是,对于后金社会发展来说,则促进了它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