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60年来美国史学多元性发
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二十一世纪:战争还是和
最新热门    
 
二十年来乾嘉学派形成原因与学术分野研究综述

时间:2009-7-24 13:46:01  来源:不详
汉,其失在固,徽学虽实事求是,但不及称举大义,其失在偏。“扬州诸儒,承二派以起,始由专精汇为通学,中正无弊,最为近之”。(注: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第2页。)柴德赓在其《史学丛考》中也说到:“乾隆时经学流派,吴、皖两派之外,还有扬州一派,扬州派以王念孙为首,汪中等和之,各人有各人的成就。”(注:柴德赓:《章实斋与汪容甫》,《史学丛考》第29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乾嘉学派的研究日趋展开并逐渐深入,对吴派、皖派分野说又提出了不同看法。

其一,经、史分野说。邓瑞在《试论乾嘉考据》一文中提出:“从治学内容方面来看,乾嘉考据可分为‘治经’和‘治史’两大类,各类又可分为若干学派。”(注:载《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他将以考据方法研究经学的分为:1.苏南学派:以治《尚书》和《春秋》为主要成就,包括惠周惕、惠士奇、惠栋祖孙三代,惠栋弟子余萧客、沈彤、还有王鸣盛,同时他把治今文经学的常州学者庄存与、刘逢禄、宋翔凤也纳入进来,还包括了顾栋高和张惠言。2.徽州学派:以治小学为主要成就,始于江永,后传其学的有戴震、胡渭,戴震的弟子段玉裁及段的弟子陈奂、江沅,还包括程瑶田。3.苏北学派:以研究小学及《左传》等经书为其主要成就,人物有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江苏仪征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祖孙三代,宝应的刘台拱、宝楠、崧云以及阳湖孙星衍。4。晋学派:主要是以治《尚书》为主的阎若璩。5.浙学派:主要是以治《周礼》为主的孙诒让。6.鲁学派:有张尔歧以及桂馥。以考据法研究史学的被分为三派:以阳湖赵翼为代表的治学考据均以正史为依据的学派;以大名崔述为代表的疑古辨伪派;以嘉定钱大昕和王鸣盛为代表的博学派。

其二,吴派、皖派、扬州学派三派说。戴逸继《汉学探析》之后,又将乾嘉学派分成了三派,他说:乾嘉汉学继吴、皖两派之后,“再下去是扬派,即扬州学派,阮元、焦循、王念孙和王引之父子等一大批人,到了这批人手里,汉学发展到顶峰,并转向衰落,他们的成就是非常大的”(注:戴逸:《论中国传统文化·清代思潮》第323页。)。这是他比吴、皖两分说的不同变化,但未作进一步的展开论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明确提出吴、皖两派之后还有一个扬州学派观点的是王俊义。他在《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发表了《论乾嘉“扬州学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发表了《论乾嘉扬州学派的特色》,这两篇文章着重强调要从群体上研究扬州学派,认为扬州学派是一个客观存在,它以扬州地域为活动范围,代表人物有王念孙、汪中、焦循、阮元、王引之等。作为乾嘉学派的一个分支,它继承和发展了惠栋、戴震的考据之学,反映了乾嘉汉学由兴盛走向衰落之际的时代特征,其学术特点是:将汉学推向高峰并取得总结成就;突破了传注重围,开拓了研究领域,使学术研究逐渐具有近代气息;反对汉学的墨守门户之见,具有发展变化思想和求实批判精神。在1993年出版的《清代学术与文化》中,除了论述吴派、皖派之外,王俊义还辟出专门章节论述乾嘉扬州学派,其结论认为“从乾嘉汉学分化出来的扬州学派,一方面继承发展了乾嘉汉学;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汉学的局限和弊端,……实际上成为清代学术思想演变过程中从乾嘉汉学演变到龚、魏经世思潮的中间环节。这就是乾嘉扬州学派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注:王俊义、黄爱平:《清代学术与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66-274页;388页。)。王俊义是乾嘉扬州学派存在的最强有力主张者。

其三,惠栋、戴震、钱大昕三派说。漆永祥在其专著《乾嘉考据学研究》第四章,专门论述“乾嘉考据学派别”,他分析了前述诸家分派说的局限,认为:第一,吴、皖(或加上浙东、扬州)之分,不能反映师承渊源关系是判别学术派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他指出,学者对某一大师或亲属,或私淑,或受其影响而近其学,方可归入一派,而皖与扬州之分,实为同一师承而强分为二,自乱其法;第二,各家分派不能准确反映学派特点。他指出,学派划分最主要的依据不在师承、地域或其他标识,应以学派特色为主要划分标准,而钱大昕在治学特点上明显不同于惠、戴而自成一派;第三,吴皖两分及其他诸说,都忽略了当时北方的考据学家,故诸家之分,尚有阙失;第四,以地名学并不为错,名称只是学派之代称,故吴、皖之名下虽并不皆吴、皖之人也无可厚非,但不能过于强调地域特色对划分学派的作用。从上述认识出发,他在认可惠、戴之分的前提下,将钱大昕从吴派析出独为一派,将乾嘉考据学家分为惠、戴、钱三派。他的理由是:其一,将考据学家限制在“正统派”范围之内。浙东学派如章学诚,今文学派如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辨伪学派如崔述,桐城派如方苞、姚鼐等因其学术宗旨与考据学派迥异,故排除在外。其二,学派划分以学术特点为主,参考师承、地域等因素,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