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唯革命论”史学批判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遗华日侨问题的历史学思
最新热门    
 
宋代史学与长编法

时间:2009-7-24 13:46:31  来源:不详
就使失实乱真、杂说纷纭的私家资料,在“真”“实”的标准下,融汇于《要录》一书,提高了使用的准确性和质量,也从而使长编体的《要录》体例严谨,内容丰满,堪称详尽的高标准的信史。清人李慈铭叹云:
大抵每事博稽众采,详覆日月,平心折衷,于高宗一朝之事,绳贯珠联,较之《三朝北盟会编》,尤觉条理精密矣![22]
此诚为过誉。这里说的“条理精密”之“条理”,正是长编法。李心传正是遵循了长编法的实录原则,对收集到的近五百种资料,“可削者辨之,可信者存之,可疑者阙之”,从而“集众说之长,酌繁简之中”,使众说汇于一途。这种谨严的“可信”“可削”“可疑”的处理方法,更发展了长编体处理材料的原则,连挑剔的清代乾隆四库馆臣也按捺不住钦佩之情,予以赞扬:
故文虽繁而不病其冗,论虽歧而不病其杂,在宋人诸野史(按,野史之说不确)中,最足以资考证。……大抵李焘学司马光而或不及光,心传学李焘而无不及焘。[23]
 
余论
 
总之,司马光创制了长编法,而李焘继承了司马光的治史精神,把作为治史程序的长编法发展为长编体,开创了一种新的体制,完成了北宋九朝史的撰著,有首创之功。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和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远承司马,近学李焘之《长编》,而都对长编体有所发明和会心。尤其心传《要录》的成功,更使长编体得以发扬光大。三部巨著构成了宋代史学的顶梁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史学,也使编年体得以辉煌眩目,几乎取代了纪传体正史的地位,对我国历史学和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然,我们这里只是表述了一种现象,至于长编法大受宋代史家青睐以及长编体得以确立多种因素,笔者已有另文探讨,兹不赘述。
 
[1]  《四川通志》卷122,《李焘神道碑》。
[2]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0。
[3] 《宋史》卷388《李焘传》。
[4][8]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0。
[5]  陈傅良:《止斋文集》卷40《建隆编序》。
[6][9]  《文献通考·经籍考》卷24。
[7]  裴汝诚:《<续资治通鉴长编>考略=49页(中华书局1985版)。
[10]  孙原湘:《天真阁集》卷43《李氏<续通鉴长编>跋=。
[11]  朱彝尊:《曝书亭集》卷45。
[12]  楼钥:《攻媿集》卷108《徐梦莘墓志铭》。
[13]  《宋史》卷438《列传》第197。
[14][15][16]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序》。
[17]  许涵度:《校刊三朝北盟会编序》。
[18]  司马光:《与范梦得书》。
[19]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5绍兴二十三年冬十月丁丑注。
[20]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7建炎四年九月辛亥注。
[21]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6绍兴十二年九月乙巳注。
[22]  李慈铭:《荀学斋日记》。
[23] 《四库总目》卷47。

上一页  [1] [2] [3] [4] [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