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许衡、阿合马与元初汉法、回回法之争

时间:2009-7-24 13:46:57  来源:不详
阳宿卫官长卿忍无可忍,“慨然上书发其奸”。(注:《元史》卷205《阿合马传》。) 阿合马得知后,“诬以折阅课额数万缗”,将他逮捕入狱,又指使狱吏将他杀害。(注:参见《元史》卷168《秦长卿传》。)阿合马对曾弹劾过他的江淮行省左丞崔斌,也是百般诬陷,取旨杀之。(注:参见《元史》卷173《崔斌传》。)对下层官员如此,对于朝中重臣,阿合马也有恃无恐,敢于触动。坚持行汉法的右丞相安童,极力反对阿合马的倒行逆施,使得阿合马怀恨在心,意欲报复。至元五年,阿合马奏请以安童为三公,企图解除他的实权。廷议时,商挺表示反对并道破阿合马的用心:“安童,国之柱石,若为三公,是崇以虚名而实夺之权也,甚不可。”(注:《元史》卷126《安童传》。)阿合马的阴谋虽未得逞,但并不甘心,仍处心积虑地与安童争权。当他领尚书省后,凡奏事或任人,皆不经中书省,实际将安童架空。安童无奈之下,只得向忽必烈说:“自今唯重刑及迁上路总管,始属之臣,余事并付阿合马,庶事体明白。”忽必烈表示同意。(注:《元史》卷205《阿合马传》。)至此,安童的实权被争夺殆尽。至元九年,两省合并,表面上是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实际上是阿合马以尚书省的力量控制了中书省。至元十一年,安童难忍阿合马擅权日重,遂奏劾他“蠹国害民”,但忽必烈不予理会,反而认为阿合马才堪任相。第二年,安童奉诏从皇子北平王南木合出镇北边,实际是被阿合马排挤出了朝廷。安童以元勋木华黎之后裔位居右丞相,是朝中汉法派的有力支柱,他的去职,对汉法派力量无疑是一个严重的削弱。对至元五年成立的御史台,阿合马也视为骨鲠之患,屡屡奏请予以撤消。由于汉法派群臣力争,御史台才得以保存,但阿合马依仗权势,千方百计地钳制它发挥监察作用,以至形同虚设。
    至元十七年,为了对阿合马的专擅政务有所制约,礼部尚书谢昌元建议设立门下省以封驳制敕,为忽必烈所采纳,决意实行,并有意让汉化的畏兀儿人廉希宪任侍中。太子真金从防止阿合马专权的角度,也支持设立门下省,他派人劝说廉希宪赴任,并说:“上命卿领门下省,无惮群小,吾为卿除之”。(注:《元史》卷126《廉希宪传》。)但阿合马觉得这样于己“不利”,便极力阻挠,事情竟然作罢。阿合马等“理财”权臣对忽必烈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总之,阿合马及其同党桑哥、伯颜(又称赛典赤)、梁暗都剌等相继执掌全国财政大权二十余年之久,横征暴敛,竭泽而渔,致使民不聊生,天下怨忿。正如史乘所记载:“自阿合马、桑哥、赛、梁辈相继秉政贰拾余载,轻用官爵,重贪财货,滥放冗员,沮坏选法,奸邪得位,遂为天下无穷之害。”(注:《元史》卷126《廉希宪传》。)

       三

    阿合马的专权使汉法的继续推行遇到严重的阻力,汉法派朝臣无不感到他们的已有成果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于是纷起抗争。其中许衡的表现尤为突出。阿合马执政之初,许衡正担任中书省要职。恪守儒家道统,性格又梗直狷介的他,同阿合马的冲突在所难免。史载:至元七年,许衡被任命为中书左丞。至元八年,阿合马出任中书平章政事,领尚书省六部事,专权“征利”,遂与包括许衡在内的汉族同僚产生严重矛盾。许衡每每与阿合马针锋相对,毫不退让,如《元史》记载:“(阿合马)因擅权,势倾朝野,一时大臣多阿之,(许)衡每与之议,必正言不少让”。(注:《元史》卷158《许衡传》。) 对于阿合马滥用私人的行为,许衡尤为痛恨,他屡次指责“阿合马所用部官……多非其人”。(注:《元史》卷205《阿合马传》。)最为激烈的冲突发生在至元十年,当阿合马欲命其子忽辛为同签枢密院事时,许衡明确反对:“国家事权,兵民财三者而已。今其父典民与财,子又典兵,不可。”忽必烈问道:“卿虑其反耶?”许衡对曰:“彼虽不反,此反道也。”(注:《元史》卷158《许衡传》。) 阿合马得知后,当着忽必烈的面质问许衡:“君何以言吾反?”许衡答道:“吾言前世之反者,皆由权重。君诚不反,何为由此道?”阿合马阴险地反咬一口:“君实反耳。人所嗜好者,势力、爵禄、声色,君一切不好,欲得人心,非反而何?”许衡回答,掷地有声:“果以君言得罪,亦无所辞。”(注:《许文正公遗书》卷首《考岁略》。)许衡还利用“从幸上都”的机会,向忽必烈“论列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若干事”。又上奏疏,痛陈时弊云:“故有昔之所言而今日忘之者,今之所命而后日自违者,可否异同,纷更变异,纪纲不得布,法度不得立,臣下无所持循,奸人因以为弊……”(注:《元史》卷158《许衡传》。) 矛头所向,也是阿合马。许衡的建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