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许衡、阿合马与元初汉法、回回法之争

时间:2009-7-24 13:46:57  来源:不详
并未被忽必烈所听信,却使“阿合马由是衔之”,欲寻机报复许衡。
    阿合马先是“亟荐(许)衡宜在中书,欲因以事中之”。许衡觉察其阴谋,遂“以老疾辞中书机务”,(注:《元史》卷7《世祖本纪四》。)不久被任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深恨许衡的阿合马,竟以釜底抽薪的手段破坏国子学的后勤供应,来达到既摧毁汉法,又报复许衡的目的,此即史书所载:“权臣屡毁汉法,诸生廪食或不继,(许)衡请还怀”。(注:《元史》卷158《许衡传》。) 阿合马滥用职权,故意造成国子学“廪食不继”的局面,致使“诸生多引去”。对于诸生由于衣食无着而去,许衡是予以谅解的,所以他说:“先生尝言:‘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苟生理不足,则于为学之道有所妨。彼旁求妄进,及作官嗜利者,殆亦窘于生理所致也。……治生者农工商贾而已,士子多以务农为生。商贾虽为逐末,果处之不失义理,或以姑济一时,亦无不可。若以教学与作官,规图生计,恐非古人之意也。”(注:《许文正公遗书》卷末《国学事迹》。)许衡认为“民以食为天”是自然之理,国子学亦不例外。既然“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那么在“廪食不继”的情况下,诸生引去就是既无可奈何也无可指责之事。至于“商贾虽为逐末,果处之不失义理,或以姑济一时,亦无不可”等话语,则显然带有浓重的愤懑情绪,并非真的鼓励诸生去从事末流。正因为许衡受此打击而心灰意冷,才“请还怀”,欲辞职回归故里,同诸生一道离开国子学。
    许衡毕竟是位资深名著的“藩府旧臣”,为开创元朝的基业多有建树,对他的去留问题,忽必烈自然不便随意处置。忽必烈先是征询翰林学士王磐的意见,王磐对曰:“衡教人有法,诸生行可从政,此国之大体,宜勿听其去。”忽必烈仍难以决断,于是“命诸老臣议其去留”。最后还是窦默“为(许)衡恳请之,乃听衡还,以赞善王恂摄学事”。(注:《元史》卷158《许衡传》。) 一旦并非情愿地退出政治舞台,许衡难免产生失落之感,返乡数年后即郁郁而终。

        四

    从许衡生前际遇来看,似乎失意时多于得意时,他虽意在从政也曾用事当朝,但终究不得遂其志。许衡晚年,身陷汉法、回回法激烈冲突的旋涡之中,实际上成为一名失败者。许衡的命运,也是当时一批同他境况相似的汉族儒士的共同命运,他们大都经历了由踌躇满志到彷徨无主这样一种心路历程。这些汉族儒士,是在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特定历史时期展开他们的政治、文化活动的,其人生理想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元世祖忽必烈一人,而这正是许衡等人命运的悲剧所在。
    归根结底,忽必烈代表的是蒙古统治集团的利益,在他身上充满了矛盾性和不稳定性;他的“祖述变通,附会汉法”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可变性,一切从其政治需要出发。有的学者曾指出:忽必烈虽采用汉法,但是他真正赏识并加以重用的汉族士大夫,主要是“尚霸术,要近利”的人物,对于只知道讲道德性命、圣贤之道的儒生,他虽然也收养使用,但实际上并不是很重视的。(注:参见陈高华:《金元二代的衍圣公》,《文史》第27辑。)诚然,早期的忽必烈为了改变“汉地不治”的局面,巩固蒙古在中原地区的统治,还是标榜“文治”、主张“变通”、采行汉法的。中统和至元初年,是忽必烈与汉族儒臣合作最为默契的时期,在最高权柄操纵于己的前提下,让众儒臣行使最大限度的行政规划权和执行权。正如元人王结所云:“自中统之初,稽古建官,庸正百度,一时硕儒元老,屹然立朝,文献彬彬,莫可及也。”(注:(元)王结:《文忠集》卷4《书松厅事稿略》。)
    然而,自13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忽必烈逐渐偏离了倚重汉儒、采行汉法的轨道,开始宠信色目“权臣”,实行聚敛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是:
    (1)在成功夺取汗位,并初步奠定了立国规模法度之后,忽必烈就不想沿着汉法的道路继续前进了。入据中原的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是靠民族特权来保证和维护的。彻底改行汉法就意味着取消这一类特权,这是蒙古贵族所难以接受的。忽必烈是蒙古贵族特权利益总代表,这决定了他在采行汉法时是有条件和有限度的。
    (2)忽必烈即位后,先是同其弟阿里不哥进行了长达四年的争位之战,后又屡次出兵对付西北藩王的叛乱,同时拉开了灭宋战争的序幕,军需浩繁;加之按照蒙古惯例,每年需对诸王勋戚进行厚赐;还有祭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