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卢梭思想与孙中山领导的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义理、考据与辞章之辨—
列文森的中国近代思想史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
最新热门    
 
思想盛名之下的史学观念——李贽史学价值观初探

时间:2009-7-24 13:47:13  来源:不详
内容摘要:李贽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特出的大家。对其思想的研究与重视尚在20世纪发端,而对其史学思想的探讨,鲜有作品。笔者认为,对李贽的史学地位固然不可着意夸饰,但其所存有的个人史学思想却不应该被“思想家”的盛名所抹杀。探讨其史学理念,既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其人,也能裨益理解中国古代史学变迁在之嬗变。

  关键词:李贽;史学价值观

 

  梁任公与钱宾四先生均作有《近三百年学术史》,历数明清以来之大学术人物。二人皆自黄宗羲始,不述李贽,不只是三百年时间所限,更为李贽思想边缘化在民国时之冷落。今管见其史学价值观,以为启发。

一、李贽之生平

  李贽,号卓吾,生于明嘉靖六年丁亥,卒于明万历三十年壬寅,有年七十又六[1]。《焚书》卷三《卓吾论略》自云:

  居士别号非一,卓吾特其一号尔。卓又不一,居士自称曰卓,载在仕籍者曰笃。虽其乡之人,亦或言笃,或言卓,不一也。

  又言:

  居士生大明嘉靖丁亥之岁,时维阳月,得全数焉。生而母太宜人徐氏没。幼而孤,没知所长。长七岁,随父白斋公读书歌诗,习礼文。年十二,试《老农圃论》。

  嘉靖十九年庚子,卓吾时年十四,始问道于《书》。《易因小序》云:

  余自幼治《易》,复改治《礼》,以少《礼经》决科之利也。至年十四,又改治《尚书》,竟以《尚书》窃禄。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卓吾廿六岁,时年乡试及第。不及会试,即出仕,后任过几年国子监教官[2]。嘉靖四十五年,卓吾年四十,问道于不死之阳明释。

  年甫四十,为友人李逢阳,徐用检所诱,告我龙溪王先生语,示我阳明王先生书,乃知得道真人不死,实与真佛真仙同,虽倔强,不得不信之[3]。

  在都门,从赵大洲讲学,礼部司务李贽不敢赴会,先生以手书《金刚经》示之曰:“此不死学问也。若亦不讲乎?”贽始折节向学。[4]

  又四年,“居士五载春官,潜心道妙。撼不起白斋公于九原,故其思白斋公也亦盛,又自号思斋居士。”[5]由此可以想见,卓吾已自称居士,心向菩提。第二年,卓吾蒙面耿楚倥。李贽后来就在耿家寄居过。值得注意的是,李贽虽一度与耿家关系密切,但李贽思想的偏执使得他不得不与耿氏(主要指耿定向)产生极大分歧,正如黄仁宇所指出的那样,“李贽的难言之隐在于他强烈地抨击了这些人物以后,他还是不得不依赖这些被抨击者的接济而生活。”[6]从后来耿楚倥去世之时李贽的举止可以让人想见李贽与耿家的恩恩怨怨。李贽为耿楚倥赋哀诗《哭耿子庸四首》,其一云:

  我是君之友,君是我之师。我年长于君,视君是先知。君言吾少也,如梦亦如痴。去去学神仙,中道复弃之。归来山中坐,静极心自怡。大事苟未明,勿做空尔为。行行还出门,逝者在于斯。反照未生前,我心不动移。仰天一长啸,兹事何太奇。从此一声雷,平地任所施。开口向人难,谁是心相知?[7]

  万历十六年,卓吾年六十又二,在黄安正式落发为僧。李先前只是“折节”而学释迦,而关于李为何在此时出家[8],卓吾自己提到“呜呼!余之落发,岂容易哉!写至此,我自鼻酸,尔等切勿亦落发为好事,而轻易受人布施也。”[9]

  卓吾虽入佛门,但其行动与“俗事决然不肯与理”的初衷却大相径庭。李贽为生命安全而奔走各地,他在诗中透露着这样的情况,“黄昏入夏口,无计问刘琦。假若不逢君,流落安可知。”[10]

  李之名声继续在奔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