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墨诏、墨敕与唐五代的政
最新热门    
 
墨诏、墨敕与唐五代的政务运行(上)

时间:2009-7-24 13:47:15  来源:不详
清还,伏奉墨敕,仍赐臣衣一副,瑞锦一端。”令狐楚《为人谢诏书问疾兼赐药方等状》云:“右。臣奏事官高荣朝回,伏奉墨诏,问臣所疾,并奉宣口敕,赐臣药方者。”(29) 这种墨诏、墨敕不经过尚书省下发,或者是皇帝直接派“中使”把诏敕送达本人,或者由地方来京的官员带回。

     (二)批答与墨诏、墨敕
    上举臣子的谢表中得见墨诏、墨敕的使用情况只是一个方面,是皇帝先赐给墨诏、墨敕,然后臣子上表致谢;更为大量的情况是,臣子先上表状,然后皇帝赐给墨诏、墨敕,最后臣子再上谢表,这就意味着皇帝的墨诏、墨敕是对表状的回复,是政务运行的一个阶段。中村裕一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把文献中出现的墨诏和墨敕材料排列在一起,通过相关资料的排比,认定墨诏是皇帝在表状上所作的亲笔批答,并得出墨诏即手诏的结论。(30) 笔者基本赞同中村裕一的观点,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批答、墨诏和墨敕、敕书三者之间的关系。
    现所见与墨诏、墨敕有关的表状里,大多数是皇帝对贺表、谢表、让官表状和上尊号表的批答,而且这些批答不见于制敕文书中。唐人文集如张说、张九龄、刘禹锡、白居易等的文集的表状后,保存了大量皇帝的批复,称“批”、“批答”、“御批”或“答制”。下面试举几例:对张说《集贤院贺太阳不亏表》的答制:“降休将或畴人未洽,媿无一言之善,而同三舍之庆。循省来章,用增励惕。”(31) 对刘禹锡《裴相公让官第一表》的批答:“省表具知。夫爵位崇高,以酬勋德……忽览章奏,退让官荣……其所陈乞,非朕意焉。”对《同州谢上表》的批答:“省表具知。卿任居三辅,职奉六条……所谢,知。”(32) 对张九龄《贺祈雨有应状》的御批:“朕每念元元,无忘夙夜……请付史馆者依。”(33) 仔细考察这些批答的用词,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大的差别。第一例是对贺表的批答,用语谨慎,表示自谦之意,没有一点处理政务的语气。第二、三例分别是对让官表和谢表的典型批答,在这之后臣子的再上表中一般就把皇帝的批答称作“墨诏”、“墨制”或“墨敕”。第四例末尾的用词显然是同意臣下的建议,类似的用语还有“所请者依”、“依所请”等,是处理政务的语气,这种情况下,臣子就会按照批答的意思制成制敕颁行。
    刘后滨的研究表明,唐前期中央的政务运作中“最核心的公文书是奏抄,而非制敕文书”,最初的表状主要是贺表、谢状之类礼节性的文书,以及建议性文书,这些都不需要皇帝当即批示,有的表状皇帝作了“批答”,有的则无须批复。自高宗武后以来,由于国家统治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表状大量增加,安史之乱以后,“成为政务申报中的主要公文”,因此需要皇帝进行批复。(34) 批复之后,皇帝下发制敕处理,形式可以是发日敕、敕旨和论事敕书。(35) 这些都属于程式化的处理方式,都要经过三省颁诏程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墨诏、墨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由于现在见到的制敕实物多属于“王言之制”内的七种,这里笔者的认识只能是一种推测。当表状进呈到皇帝面前时,皇帝根据情况要进行批答,批答也就是皇帝对政务处理的初步意见。对于一般的贺表、谢状、让官表,皇帝批答后直接从禁中发给本人,或是由使者带回,无须使用正式的制敕文书;臣下接到批答后再以某种形式上表,一般使用“墨诏”、“墨制”、“墨敕”或者“墨诏批答”、“墨敕批答”的字眼,是为了表示对批答的尊敬;有些表状,皇帝批答后,以各种敕书形式发出,这要经过三省颁诏程序。也就是说,作为政务运行的途径之一,批答是第一个步骤,之后分两途:一种经由三省程序颁布制敕文书;一种不经正规程序,而是以墨诏、墨敕的形式由皇帝中使直接发给个人,或是由地方来使带回。
    必须指出的是,中村裕一坚信墨诏、墨敕和手诏是皇帝亲笔书写的,其实并不一定。在唐人文集中可以看到很多批答是臣下代写的。刘禹锡的文集里有一篇《谢手诏表》,题目后有一行小字“诏后批云:朕自书”,(36) 正是因为存在手诏不由皇帝亲笔书写的情况,皇帝才会在这里特别加以说明。
      (三)墨诏、墨敕的文书形态
    玄宗以后,批答表疏成为翰林学士的重要职能之一。《翰林学士院旧规·书诏样》里有一些具体规定:“如是自奏事,回书即言‘具悉’。若因人奏事,赐书诏即不言‘具悉’,诏内呼‘卿’,后定‘故兹诏示,想宜知悉’。”“赐节度使及三军将士敕书,云:敕某乙将士等宣慰事。意其除授节使或发兵,尾云:专遣某乙便令慰谕,想宜知悉,时候卿与将士各得平安好,参佐官僧道耆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