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文化专横与历史污秽——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1) ─
世界霸权与印度洋(2) ─
欧洲历史格局变迁和欧盟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
对欧洲扩张历史的再思考
最新热门    
 
论历史人物评价中的“盖棺定论”问题

时间:2009-7-24 13:47:30  来源:不详
格拉底,他们注意的侧面不同,当然结果不一样,我们不能否认他们的看法,也不能说它们都是绝对真实的。”[9](p227~228)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人物,就能看到其活动价值的不同方面,理所当然地会有不同的结论出现,不应该有定论。
第三,在评价人物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的引导之下,得出的结论肯定不一样,无法对人物做出“定论”。
从史学发展史上看,评价的标准从来没有统一过,古人的标准,今人的标准,中国人的标准,外国人的标准,是不可能统一的。即使在同一个时代,标准也不可能是统一的。胡戟在《论历史评价的环境标准》一文中,对以前史学界使用过的标准有过总结和分析,有十几种之多:人民利益论、历史进步论、现代标准论、正统论、忠奸论、统分论、成王败寇论、道德论和气节论、阶级论、生产力论、规律论、动机效果论、正义非正义论、当时当地大多数意志论等等,他自己提出了环境标准论。[10] 这里不去分析各种标准的优劣,只是从中体会出人们在评价人物时,是不可能使用同一个标准的。标准不同,认识不可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标准,也会得出不同的认识。从认识规律上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认识的常态;反之,舆论一律,认识一致,则是变态。前者是认识的自然表现,后者则是权利支配与强制的结果。众说纷纭才能把认识推向深入,它的总和更接近真理,“求一”的思想和心态,说明自己不是认识的主体或主体意识还很淡薄,是不可能认识到历史的真实形态的。
在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上,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用我们现在的标准,特别是无产阶级的标准。从百年来对李鸿章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正是由于不同时代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使用了不同的标准,才使我们看到了李鸿章一生活动的各个方面,假如像过去那样,仅仅把他定论为“卖国贼”,离历史的真实只能是越来越远。[11]
第四,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为我们重新认识历史人物提供了史实基础。
新材料的发现,对于人们重新认识历史人物活动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历史研究中往往因为一条新材料的发现而使以前的所有结论改变,所谓的“定论”也就化为乌有。例如,“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而死的张志新,被追认为“烈士”的时候,说她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而死,但是新材料公布之后,人们对于这个结论就产生了怀疑。1979年春,张志新案被平反,但由于当时社会政治条件的关系,张志新冤案的真相,并没有全部公开。当年采写报道张志新案件的陈禹山最近又一次披露其案情,揭示其中新的秘密。陈禹山说,当年的报刊报道:张志新是由于在“文革”中反对林彪、“四人帮”而被杀害。这并非事实真相的全部。其主要原因,陈禹山在他发表的长篇通讯《一份血写的报告》中提到:“她(张志新)在充分肯定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的同时,情深意切、光明磊落地对自己的领袖的某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达了她对自己的领袖的热爱和深厚的阶级感情。”张志新认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毛主席也有错误。集中表现于大跃进以来,不能遵照客观规律,在一些问题上超越了客观条件和可能,只强调了不断革命论,而忽视了革命发展阶段论,使得革命和建设出现了问题、缺点和错误。集中反映在三年困难时期的一些问题上,也就是三面红旗的问题上。”“毛主席在大跃进以来,热多了,科学态度相对地弱了;谦虚少了,民主作风弱了;加了外在的‘左’倾错误者的严重促进作用。”[12] 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对张志新的评价,就会有新的结论。  

 三、“盖棺定论”与史家主体意识

历史人物评价中的“盖棺定论”思想,使部分史学家形成思维定势,把某一评价凝固化,导致了人物评价中因人废言或因言因事废人的情况出现,或者相反,因人立言立事或因言因事立人。不允许发展,不允许别人思考,以权威、官方评价而“一锤定音”,表面上看是统一了思想和意见,可是从认识的发展规律上讲,这是最可怕的做法。在这些结论或定论面前,史学工作者不仅失去了主体意识,一切要以此为准,而且还要顺着这个方向广搜材料为这些结论与定论作证,甚至有意无意地阉割、歪曲历史事实以顺从或迎合这些结论或定论,其结果是导致历史失真,并由此带来一系列荒谬。当前史学界虽然冲破了许多禁区,过去不能摸、不能碰的问题,现在可以摸、可以碰了;过去不能进行异向思考的问题,现在可以进行异向思考了。这是很大的进步。然而,时至今日,历史的大门并没有彻底敞开,许多领域仍被封闭,一些史学工作者仍认为某些结论、定论是不可更改的,只能进行顺向注释、解说和论证,把某些结论视为前提、出发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13] 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