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论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的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
唐前期的太子问题及其政
租界与晚清上海农村
乡村危机与近代百年中国
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权
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
最新热门    
 
晚清政治史研究五十年

时间:2009-7-24 13:48:14  来源:不详
略” [22],这就多少削弱了这部著作应有的力度。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加之与港台及海外的学术交流,近代史既有的体系也受到了冲击与挑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是政治史甚至只是革命史的状况,对现有的框架模式与相关的结论,也试图予以突破。

 

首先是在理论方面的探讨,集中表现在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线索的不同看法。1980年,有文章提出用“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来表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由于文中主要论述了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等三段“重要历程”,所以这一观点又被称为“三个阶梯”说,并得到相当一部分学者的赞同。这一观点发展到后来,则是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本身,也即所谓“两半”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从资本主义发展,从近代化、工业化的角度看,“三个阶梯”说有其合理之处,或可补“三大高潮”论的不足。但“两半”论本身还是有其生命力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提法,固然凸显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的一面,但同时也隐含了半独立半资本主义的另一面,因而它同样也为发展资本主义,为实现近代化、工业化的另一目标提供了根据。

 

我们注意到刘大年先生近年来在多种场合对“两个基本问题”说的表述: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早已使我们得出了一个概括,一个明确的认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问题,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封建统治使中国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实现工业化、近代化。这个概括来自种种具体问题的研究,它合乎历史事实,而又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观察今天的现实。[23]

 

“两个基本问题”说——这是在新的认识基础上的整合和重新统一。

 

其次是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宽。具体表现在政治史以外的其他各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经济史、军事史、社会史、文化史,等等,都已渐次展开并各有成就。

 

与晚清政治史密切相关的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也得到了重视。曾因“左”的思潮冲击被迫中断的《帝国主义侵华史》课题,也于20年后的1978年重新上马,并于1986年出版了第二卷(从甲午战后到五四运动)。沙俄侵华史、日本侵华史等专题研究也相继取得成果。

 

晚清政治史本身的研究中,清朝统治阶级的研究也已得到了加强。对于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首先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不仅都有研究专著和大量研究论文,而且还出版了他们的文集。此外,对清廷枢纽人物如恭亲王奕䜣、慈禧太后等人,对湘淮军的集团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对被简称为“八大事件”的晚清重大事件的专题研究也在继续深入。

 

太平天囯的研究曾是成果最丰的领域,在文革中也是“受灾”最烈的“重灾区”。早在文革前,就已有着过分拔高农民起义,且以太平天国比附共产党人的革命等一些不正常的做法。1964年,戚本禹在康生的指使下借李秀成的“叛徒”问题发难,又伤害了一批持不同见解的学者。文革中,“四人帮”更是利用太平天国大做文章。洪秀全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太平天国的其他一些重要人物,包括杨秀清、石达开,也和李秀成一样,被打成投降派、叛徒、分裂主义者,等等。甚至洪秀全的一首“地转实为新地兆,天旋永立新天朝”的“地震”诗,也在山大地震后被“四人帮”作为鼓舞人心之用。对此,近代史学界的学者们早就蹩足了一股气,所以太平天国研究的最早“复苏”也就不是偶然的了。1979年5月,近代史学界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太平天国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一时间,太平天国史的研究蓬蓬勃勃,又出现了一派闹热的景象,曾有人为此戏言:“研究太平天国的人简直比太平军还要多”。但随着近代史其他领域研究的陆续开发,众多人一轰而上挤在太平天国领域的现象很快得到了克服,研究的热点也渐次后移。因此,当太平天国史专家王庆成后来在英国发现《天父圣旨》《天兄圣旨》等宝贵太平天国文献时,虽也曾引起近代史学界的震动,但有关文献却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关的研究也没有得到什么反响——热点已过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