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高句丽族属溯源
从“别种”看高句丽族源
隋代东北亚形势和炀帝耀
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
高句丽金铜镂空工艺品
高句丽与中国
高句丽好太王碑乙本原石
高句丽地方统治结构研究
中国学者高句骊历史研究
汉族人,和族人和高句丽
最新热门    
 
高句丽五部研究

时间:2009-7-24 13:48:36  来源:不详
夷皮服”,岛字原作鸟,人改为岛,王肃注:“鸟夷,东北夷国名也”,是东北古部族,显然属于秽系。高句丽一词《阙特勤碑文》作“Bokli”,以汉字标音,正是摩离[4]。《后汉书·东夷传》:“句骊一名貊耳”,摩离即貊,应是出自貊系。也就是说,随朱蒙迁徙的各部,除夫余人外,还有秽系部族与貊系部族,三者共同构成高句丽五部的沸流部中迁自夫余的部分。其后附部分民族成份更为复杂,毛屯谷所遇三人其一名再思,琉璃明王子也有名再思者,可见这是夫余族的常用名。而朱蒙所迁地是秽人与貊人的居住区,来附者中当有秽系民族与貊系民族。此外当还存在汉族,琉璃明王有汉人王妃就可证明这一点。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丽语谓复旧土为多勿”,朱蒙立国第二年以沸流国所在地为多勿部,《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说高句丽“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此时所谓丽语,也就是夫余人的语言,朱蒙为代表的高句丽统治者夫余人认为对沸流部的收降是收复夫余民族的旧土,可见,沸流部当以夫余人为主体。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大武神王攻夫余后,夫余王从弟“与万余人来投,王封为王,安置椽那部”,《东国通鉴·高句丽》作“置椽那部”,证明最初设立椽那部,就是为安置夫余降人。《三国史记》称随夫余王从弟降者为“国人”,而不是“下户”,可见其属夫余国统治民族,即夫余族,与高句丽王室族源相同,也正是因此,椽那部才得到世代与王室通婚的特权。
《魏书·百济传》说百济“其先出自夫余”,《北史·百济传》认为“出自索离国”,是夫余王“东明之后”,如此说来,百济统治者为夫余人,《隋书·百济传》说其“出自高丽国”,也当从高句丽王室为夫余人的角度去理解。《好太王碑》载百济有“贯奴城”[5],则贯那部很可能也以夫余人为主体,因此也能与王室通婚,《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伊夷模无子,淫灌奴部,生子名位宫,伊夷模死,立以为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载中川王除王后椽氏以外,还有贯那夫人,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桓那部,即顺奴部,其族源无考,但顺奴部也名东部,《翰苑·蕃夷部》注:“内部虽为王宗,列在东部之下”,足见其部地位之高。其余四部皆以夫余人为主,王族也出于夫余人,似不可能将异族为主体的部列于王族所在的内部之上。因此,桓那部也应以夫余族为主体。参之《三国史记·百济本纪》称其国五部是由一部“分置”的,贯那、桓那二部也可能是由沸流部中分置的。
(三)
五部官称中国史书无载,《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中仅有一“消奴加”,似乎五部官名沿用夫余人旧制仍称加。但考之《三国史记》可知,加是对五部官的通称,凡是五部内官及五部所辖部的部长都可以称加或大加,所以才有“诸大加”的说法。《后汉书·东夷传》有蚕支落大加戴升,当为五部下辖部的部长。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高句丽“其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雏加、主簿、优台丞(《后汉书·东夷传》作优台)、使者、皂衣先人,尊卑各有等级”,“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称古雏加”,消奴部“本国主,今虽不为王,适统大人,得称古雏加”,“绝奴部世与王婚,加古雏之号”,可证古雏加是对王的任大加的宗亲与绝奴、消奴两部最高长官的特称。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可知,沛者、主簿、优台、使者、皂衣先人为五部中官称。
考之《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仇都、逸苟、焚求三人曾同时为沸流部的部长,可见五部中每一部的部长都不止一人。各部长在本部内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而是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弥儒以贯那沛者任左辅,明临答夫以椽那沛者任国相,阴友以沸流沛者任国相,都可以证明沛者是五部中的最高官员。桓那于台菸支留任左辅后加爵大主簿,阳神从沸流那皂衣加爵为于台,说明仅次于沛者的是主簿,次于主簿的是于台,即《后汉书》中的优台。以上三种官的地位与汉文史书记载的次序一致。次于于台的是使者、皂衣先人,但阳神从沸流那皂衣加爵为于台,而明临答夫从椽那皂衣加爵为沛者,仓助利由南部大使者加爵为大主簿,很难断定使者、皂衣先人何者地位更高。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其置官,有对卢则不置沛者,有沛者不置对卢”,对卢与沛者当具有相同的职能。至于相加,可能是担任国相的大加的意思,任国相者多为沛者,也有大主簿。于此可见,高句丽建国初期官制的最大特点是,五部官就是中央官,不存在五部之上的中央官制。高句丽国家就是五部及其下辖部的组合,五部既是国家机构也是地方建置,国家官员就是五部的部长们。
五部部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五部也具有很大独立性。《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称沸流部的三部长:“资贪鄙,夺人妻妾牛马财物,恣其所欲”,可见部长对所部拥有行政管辖权,《三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