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于沈荩与“沈荩案”若
 沈萬三 的真實家世及傳
最新热门    
 
“沈萬三”的真實家世及傳奇

时间:2009-7-24 13:48:42  来源:不详
〉:“厥(陸德原)既受署[山長]滿且代矣,而猶篤不能忘,益治其(甫里書院)當具而未具者”。[17]鄭元祐《僑吳集》卷九〈長洲縣儒學記〉:“先是,[長洲縣儒學]贍士廩餼未給,[陸]德原復買田以足之”。[18]
不過,陸德原並沒有活到新朝的開創。《吳下塚墓遺文》卷二〈陸靜遠墓誌銘〉:“君(陸德原)方行而遽屬疾,遂卒於家,元[後]至元之六年九月三日也,享年五十有九。一子:頤孫,始八歲。長女仲瑞,贅徐元震。幼女周保,生甫三月”。[19]陳基《夷白齋稿》卷三五〈徐元震壙銘〉:“吳人徐君孟達,諱元震,世居常熟之虞山,故徽州路儒學教授甫里陸公德元(原)贅以爲婿。陸氏家素醇儉,教授公尤慎重,務以詩書承家。君既贅,事教授公如事府君,先意承顔,委曲備至。居久之,教授公捐館,公獨以身任遺孤之責,保抱扶持,俾娶且有子,而陸氏之業因賴以弗墜。人謂教授公有後,君之力也”。“不幸一疾不起,以至正十五年七月七日卒於家,得年四十七”。[20]陸頤孫,娶無錫人倪瓚次女。《清閟閣遺稿》卷一四周南老〈倪瓚墓誌銘〉:“雲林倪瓚,字元鎮,元處士也。族屬寖盛,資雄於鄉”。“晚益務恬退,棄散無所積。屏慮釋累,黃冠野服,浮遊湖山間,以遂肥遁”。“女三:長適徐瑗,次陸頤[孫],幼爲母舅蔣氏女”。[21]爲避免成爲“劫殺”的物件,倪瓚於至正十四年間棄田宅而流落四方;其婿陸頤孫可能也曾仿效其岳父的行爲。因此,所稱散財于“經紀人”而爲“黃冠”的,不是陸德原而是其嗣子。[22]
令人驚訝,突然以“豪富”聲聞於至正末的“沈萬三”本人,曾經與大德、延祐後著名的文士馮子振、袁桷有過“交遊”。《半軒集》卷九〈沈榮甫墓誌銘〉:“初,[沈]榮父之先君子(富),遊於故侍講袁文清公(桷)之門,公每嘉其敦信義。時楚之長沙攸縣人馮子振,方張聲譽,號海粟,以文翰自矜許。來吳,必主之,深加愛厚,爲大書積善二字,殆以表其志也”。[23]當然,“交遊”不是沒有可能,如以陸氏“管家”的身份款接這些佳賓;而“積善”二字,也是最初寫與陸德原、而後爲沈氏所擁有的收藏。事實上,沈氏家族之嚮學尚文、延聘儒人施教而有“雅士出現”,要到至正末以後。[24]謝應芳《龜巢稿》卷一九〈吳中衡墓誌銘〉:“元末多故,南臺臺官買里古思公知其(吳轍)才,召爲幕賓。方欲力薦而大用之,古思公以他事被讒落陷阱。公懼禍波及,變姓名挈家海上。久之,乃賣藥以自養其親。吳江富人有沈姓者,遣幣招致。及門,其主人方事巫禱,先生乃飄然而歸。翌日,沈氏復重幣固請,先生終不赴而返前幣焉”。[25]與之相映襯,沈富的舊主人陸氏,不再是地方“豪富”。以至於連陸德原所創、以祖上唐賢“天隨子”陸龜蒙爲主祀的甫里書院,被前後“棄置”近二十餘年而沒有維修。[26]

至正二十六年,平江路落入“吳王”朱元璋軍隊的掌握。一年後,“大明”帝國正式建立。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裏,“沈萬三”之號傳徧四方。“萬三”之“三”,自叔伯兄弟數排行三;“沈萬三”之“萬”,“輸其稅石者萬”。與大多有元朝“遺民”思想傾向而不太願意出仕新朝的浙西士子的態度相反,富可“敵國”的沈氏似乎是竭力討好出身屬於完全不同“階級”的明太祖。《坦齋集》卷下〈沈漢傑墓誌〉:“自予(劉三吾)備官春坊詞垣以來,日於班次拱聽聖訓,恒錢谷所暨,必首稱吳中沈氏。國初有萬三公、萬四公兄弟,率先兩浙戶家,輸其稅石者萬,玉音嘉歎。久之,復獻白金爲兩者千五,以佐用度。上曰:爾心誠忠、意誠厚,第系天下觀望,萬一人人相仿,是啓利原。一有不效,人必不自安。我今富有天下,政不少此也。好語卻之不得,乃俾任所意造廊房楹者六百五十,披甲馬軍者千,務厘是金乃已。其誠至若此”。[27]事情的結果,自然適得其反。《明史》卷一一三〈馬皇后傳〉:“吳興富民沈[萬三]秀者,助築都城三之一,又請犒軍。帝怒曰: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后諫曰:妾聞法者誅不法也,非以誅不祥。民富敵國,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將災之,陛下何誅焉?乃釋秀,戍{雲}[嶺]南”。[28]
綜觀洪武年間的施政,對待地方“大戶”的政策極具特點。一方面,少、青年時坎坷的閱歷始終抹不掉明太祖心理上的嫉恨和仇視;另一方面,中央財力的積聚又少不了這些人的全力支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豪富”被示以“恩榮”,授予其實不是“官”的“糧長”。同時,又借與禁懲“官”類似的“律令”頒佈予以不時的制裁。鄭真《滎陽外史集》卷四七〈韓常傳〉:“今內附,有司以戶賦之重,推[韓常]爲糧長。每歲旅朝於京,拜伏奉天殿下,面聞聖諭,尚局珍饌飽飫宴賜。歸遇鄉黨,以爲千載榮遇”。[29]胡翰《胡仲子集》卷九〈吳緯綺墓誌銘〉:“方履在濰州時,不遠數千里遺履書曰:吾(吳緯綺)世以儒者著籍,守先人資産以樹門戶,而立身齊家,未嘗踰先人一迹。今國家署糧長而吾挂名焉。懼豪長者好事,一旦有連,吾老不免耳。嗟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