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关于沈荩与“沈荩案”若
 沈萬三 的真實家世及傳
最新热门    
 
“沈萬三”的真實家世及傳奇

时间:2009-7-24 13:48:42  来源:不详
雲蕉館紀談》:“沈萬山,蘇州吳縣人也。家貧無産,以漁爲生。一日飯畢,就水洗碗,碗忽墜水中。因撩之,不知碗之所在,但覺左右前後,絫絫如石彈,乃盡取之。識者曰:此烏鴉石也,一枚可得錢數萬。因以富。或曰:夏日仰臥漁船上,見北斗翻身,遂以布襴盛之,得一杓。及天明,有一老者引七人挑羅擔七條而至,謂曰:汝爲我守之。言訖忽不見。啓視,皆馬蹄金也,以此致富”。“乃變爲海賈,徧走徽、池、寧[國]、太[倉]、常[州]、鎮[江]豪富間,轉展貿易,致金數百萬,因以顯富”。[52]董穀《碧里雜存》卷上〈沈萬三秀〉:“沈萬三秀者,故集慶富家也,資鉅萬萬,田産徧吳下。余在白下,聞之故老云:太祖高皇帝嘗于月朔召秀,以洪武錢一文與之曰:煩汝爲我生利,只以一月爲期,初二日起至三十日止,每日取一對合。秀忻然拜命,出而籌之,始知其難矣。蓋該錢五萬三千六百八十七萬零九百一十二文,今按洪武錢每一百六十文重一斤,則一萬六千文爲一石,以石計之亦該錢三萬三千五百五十四石四十三斤零。沈雖富,豈能遽辦此哉?聖祖緣是利息只以三分爲率,年歲雖多,不得過一本一利”。[53]
“沈萬三”的主要府邸,似乎在南京應天府,而不在長洲縣的周莊。《七修類稿》卷八〈沈萬三秀〉:“國初,南都沈萬三秀者甚富,今會同館是其故宅,後湖中地是其花園,原住蘇之周莊”。[54]《雲蕉館紀談》:“沈萬山既富,築後園垣周回七百二十步。外層高六尺,中層高三尺,內層再高三尺,闊並六尺。垣上植四時豔冶之花,遠望之如錦,號曰繡垣。垣十步一亭,以美石香木爲之。垣外以竹爲屏障,垣內起看牆,高出裏垣之上,以粉塗之,繪珍禽異獸之狀,雜隱於花間。牆之裏,四面累石爲山,內爲池。山蒔花卉,池養金魚。池內起四通八達之樓,削石成橋,飛青染綠,儼若仙區勝境。樓之內,又一樓居中,號曰寶海,諸珍異皆在焉。樓下爲溫室,中置一床,制度不與凡等。前爲秉燭軒,取何不秉燭遊之義。軒之外,皆寶石欄杆,中設銷金九朵雲帳,後置百偕桌,義取百年偕老也。前可容歌姬舞女十數。軒後兩落有橋,東曰日昇,西曰金明,所以通洞房者。橋之中,爲青箱,乃置衣之處。夾兩橋而與前後齊者,爲翼寢,妾婢之所居也。後正寢曰春宵洞,取春宵一刻值千金之義。以貂鼠爲裘,蜀錦爲衾,毳綃爲帳,極一時之奢侈”。[55]《歷代詩話》卷七五:“《蘇談》:沈萬三家在周莊,破屋猶存,亦不甚宏壯,殆中人家制耳,惟大松猶存焉”。[56]
不少生計非佳的士子,于“沈萬三”子、孫被懲處抱著幸災樂禍的情感,並以其作爲不法“豪富”的代名詞。田藝蘅《留青日劄摘抄》卷四〈沈萬三秀〉:“嘉興嘉靖丙辰科,一進士用金一萬三千兩買選吏部考功主事,時人號之沈萬三,卒爲科道所劾”。[57]不過,也有人爲之追惋不已。“沈萬三”之“遇仙”、“成仙”故事的出籠,恐怕就是這些人的杜撰。《光緒周莊鎮志》卷六:“元末異人張三豐見萬三,語之曰:欲煉金丹,必得大福人相助,徧閱天下無如君者,但須三百金爲資。三年後,啓爐分贈。萬三慨然與之。逾年復至,曰:遇見難人,以此金相濟矣。若欲丹成,可再付金如前數。萬三復與之,無吝色。後爲明太祖所籍沒,戍于雲南。康熙初,三王叛滇,優伶一時星散。有貼旦者,揚州人,中途失侶,於亂山中見一大宅,乃款門借宿之。一老人出,幅巾深衣,蒼髯古貌,引入與語,知優爲江南人,曰:吾與汝爲鄉親,可知當年有沈萬三乎?吾是也。以服金丹,故得不死。因令老妻出見,相對極歡,留一日,飲食器用如王侯。臨別贈以金,屬令勿言。優逢前侶,蹤迹其處,不可復識矣。雍正乙卯,海鹽陳別駕鏳述其表親俞某曾遇此優,親道其事,時俞官河督,爲之撰傳”。[58]

對於相關“沈萬三”及其子、孫的記載,長期以來,學術界的不少人樂於將之視作半真實半傳奇的人物。《乾隆吳江縣誌》卷五六:“沈萬三秀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二子茂、旺密從海道運米來燕京”。[59]基於這一說法,黃雲眉先生於《明史考證》〈馬皇后傳〉中論道:“張士誠據吳時,萬三已死等語果可信,則諸書所摭沈事,什九皆歸虛構,屏而不錄可也”。[60]近年,又有伯驊〈沈萬三並非死于明初〉一文認定:“據《半軒集》〈沈榮甫墓誌〉,洪武九年,沈萬三之子沈榮甫死時已七十一歲,若據其生平推算,知當時沈萬三若在必已爲九十歲以上老人。王行爲沈家親屬所作的應酬文字頗多,但涉及這個名聞天下的大富翁沈萬三的卻僅此一見,其稱謂爲榮甫之先君子。而王行本人對此又未作任何追述,說明元末王行來沈家任西席時此人已不在人世”。[61]事實上,王行稱沈富爲“先君子”的一文,作於洪武九年以後,因此不能否定那以前他仍然健在的說法。而至正間的“海運”,徵集由張士誠屬吏負責,分輸則由方國珍部下承擔;所以,沈茂、沈旺“海道運米”的真實性也忒“可疑”。權衡《庚申外史》卷下:“時張士誠據浙西[有糧],方國珍據浙東有船,二家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