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晏筱梅:探寻氐羌族的历
契丹族的历史记忆——以
《史记·封禅书》所记秦
《史通》研究五十年
以历史眼光剖析墓葬,藉
近半个世纪日本研究魏晋
通观明变,百川竞发——
《史记》与中国文明
《史记》所见“胡”与“
《史记》卷二二《汉兴以
最新热门    
 
读《史记·扁鹊列传》札记

时间:2009-7-24 13:49:51  来源:不详
于意,曾传“扁鹊之脉书”。西晋王叔和《脉法》中保存了扁鹊的 脉学著作《扁鹊阴阳脉法》《扁鹊脉法》等。
  在司马迁笔下,扁鹊医术精明的例子,简直到了神而不巫,奇而不诞的传奇神医的地步。扁鹊,有“视见桓一方人”的特异功能,“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赵简子病,五日不知人,扁鹊入视病后,却认为“血脉治也,而何怪?”并进一步预料到赵简子“不出三日必间 ,间必有言”,“居二日半,简子 ”。这些记载表面上看来犹 如神机妙算,其实应该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虢太子暴蹶而死,扁鹊能使“暴蹶”死而复生,主要是能根据中庶子所述准确地判断出太子并未真死。列传中叙此,不只单纯表现出扁鹊医术超群,而且还结合病情,记载了扁鹊医病的理论根据:

  扁鹊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蹶’者也。夫以阳入阴中,动胃缠缘,中经维络,别下于三焦、膀胱,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争,会气闭而不通,阴上而阳内行 ,下内鼓而不起,上外绝而不为使,上有绝阳之络,下有破阴之纽,破阴绝阳之,色废脉乱,故形静如死状。太子未死也。夫以阳入阴支兰藏者生,以阴入阳支兰藏者死。凡此数事,皆五脏蹶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故天下尽以为扁鹊能生死人。从王玉川先生注解中得知,扁鹊在这里运用的是另一套经脉气血循环理论,与现今通行的理论不同[3]。

  《史记》中记载,扁鹊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诊治了不少垂危病人。在其行医实践过程中,不拘一格,精通内治、外治、针刺、手术、药剂等方面的医术,通晓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儿科。他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全科医生。

  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 老 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如果没有高超精湛的医术和多年的行医经验,是不可能这样随心所欲,随俗为变的。在列传中,司马迁借扁鹊之口发出感叹:“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反映出医生不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多种治疗方法。这从另一个侧面赞扬了扁鹊的“守数精明”。


  《史记·扁鹊列传》中始终贯穿着尊重科学提倡科学的精神。司马迁借扁鹊之口提出“病有六不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将“信巫不信医”作为“不治”条款。扁鹊不信巫术,提倡科学治病,从而把医学从巫术中解救出来,使之成为科学,对推动医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意义。这在两千多年前巫医不分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而且对今天的人们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认为,司马迁之所以为医生立传,主要是看到了医学对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医生运用高超的医术“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功效显著,而且富于“救死扶伤”的精神,这就与那些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术士迥然有别了。但这篇列传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高度赞扬了名医们卓有成效的医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司马迁认同了名医们身上体现的那种可贵求实的科学精神[4]。

  在《史记·扁鹊列传》中司马迁为深一层地表现扁鹊的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精神,专述了 一段“病有六不治”的观点: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病可已,身可活也。故病有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司马迁以扁鹊之口,述其“六不治”,表现了他尊重科学、宣传科学的思 想,其中最值肯定的一点就是明确提出“信医不信巫”,尊重科学,反对巫术。众所周知,医疗活动是人类自觉同疾病作斗争的举动,当人生病时,一方面寻求保护自己的力量来战胜邪恶,一方面也要寻求减轻疾病的方法。经过长期实践,前一种方式形成了巫术,后一种方式则形成为医术。巫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原始人的心理活动和衣食住行。医术则只用于疗病和维护人的身体。但医疗活动则兼有求医和求药的内容。巫与医,在原始社会是不分的。 

  正由于此,在人类早期社会中对于疾病及各种自然现象寻解而不可得时,自然会把发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