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美国史学界关于对日使用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百年西方军事战略思想回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告别革命论”史学批判
唯革命论”史学批判
布罗代尔史学思想新论
遗华日侨问题的历史学思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最新热门    
 
西方史学界关于中西比较研究的新思维

时间:2009-7-24 13:49:56  来源:不详
由一个中心传播或主宰,乃是哲学上的一种虚构,自当摒弃。不过,我们所讨论的19世纪流行的"欧洲中心论",不仅是指世界经济的中心,而且包含了西方历史中心和西方优越论的思想,因而是需要辩清的。所谓历史中心论是一种文化一元论。它源于柏拉图,明确于基督教教义,经18世纪唯理学派论证,而完成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黑格尔认为人类历史乃是绝对精神即世界理性的逐步展开。它由东方民族经希腊、罗马民族,到日尔曼民族即普鲁士王国而完全实现。这些民族在地理上是多元的,但在历史上是一元的,因为只有他们是"世界历史民族",他们的民族精神(文化)"具有绝对权力成为世界历史当前发展阶段的担当者",而同时存在的"其他民族精神是无权的"[7],?不能体现世界理性。这种历史或文化中心论曾受到多方面的批判。历史学家0斯宾格勒认为历史上各文明民族的文化是平行的,并且是等价的。民族间有文化交流,但不改变民族文化本质。"我们赞美一种外来的思想",但"实际上是对这种外来思想的性质的改变"[8],

然后予以吸收。这是有道理的,如中国吸收教思想改变成禅宗。AJ汤因比研究了古今21种民族的文明,也认为这些文明是同时代的和价值相等的,没有一个中心。他指出当代所称"西方中心"是由于"西方文明用它的经济制度之网笼罩了全世界",于是错误地"又来了一个以西方为基础的政治统一"[9]。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I.柏林提出,各种文化是不可通约的,没有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当然也没有一个中心。同样著名的S.P.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既是冲突,自无中心。反对派L.米勒著《文明的共存》,同样没有一个中心了。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世界本来是差异的、多样化的,先进和落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乃至专门提出"非中心化"(decentering)的理论。历史学家M.福柯就是非中心论的代表者。

19世纪流行的欧洲中心论应予适当批判,但为此又提出一个中国中心论则没有道理。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在译成中文版时加上了一个原本没有的副标题:"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这是个误解。柯文的书以讲政治、文化和民间社会为主,只第三章讲经济。他探讨了近代中国发生的大事,如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同治改良主义运动等,认为虽然受到外国思想影响,但从其动机和对象说都是国内的。他专门考察了龚自珍、王韬、魏源、梁启超,认为他们的改革思想的根源主要还是本土的。孙中山是受西方教育最多的,而黄兴则否,整个辛亥革命并不是"现代"战胜"传统",而是中国社会本身的政权之争,绅士和民间社团是主要支持力量。洋务运动是受西方经济的冲击而来,但限于沿海城市,从广大内地和下层民众看,西方的冲击力是有限的。柯文著作的最后一章标题是Toward a Chinesecentered History of China",但不是"中国中心观"。他屡次提出要注意中国内部的能动因素,要以"中国为中心的思路"(Chinesecentered approach),找出中国自己的"故事线索"。在西方史学界中,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观。我读到柯文的原书后,就写了一篇《早期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内部和外部因素》[10]。1987年在武汉召开的对外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国际学术会议上,并以"内部和外部因素"作为议题之一。

弗兰克的《再现东方》是大声疾呼反对欧洲中心论的。同时他又构造了一个中国中心论。他主张从世界经济体系来研究中国与西方经济关系,这是个很好的观点。前此,已有两部用世界观点研究经济的三卷本巨著,即1981年F.布罗代尔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1],和18

89年I.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12],都很值得一读,虽然布氏对中国的论述不免误解。布罗代尔是讲资本主义世界,其中心由意大利城邦国家转移到荷兰共和国,又由荷兰转移到英国,再由英国转移到美国,这当然正确。沃勒斯坦是拉美学派,用中心一半边缘一边缘的理论说明欧洲与拉美等落后国家的不等价交换,也是有道理的。弗兰克原属拉美学派,曾盛赞沃氏著作。但在1998年的《再现东方》中他改变了主意,批判沃氏,认为16-18世纪中国是世界经济中心。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丝绸之路,与人合写《五千年世界体系》,中国又变成为历史中心了。


就16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