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日本学人的黄遵宪研究
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法律
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道家思想和冷战后的中国
日本近代教育概论及其现
日本宪政的哈耶克哑剧
近代日本海军的崛起
日本历代对外关系
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
最新热门    
 
战后日本中世都市史研究的进程

时间:2009-7-24 13:50:00  来源:不详
立.把战国时代的都市共同体的机能作为考察的前提,探讨在此基础上统一政权如何将其笼络进来——对于这个过程,有必要进行一下正确的分析。
    自由都市论开始走向衰退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叶以后,关于中世都市的研究,理论性的成果并没有得到提高。除了个别对城市进行的实证性的研究以外,引起世间瞩目的,仅仅是松山宏对守护大名城下町所进行的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松山,1982),以及胁田晴子的都市论(胁田,1981)和佐佐木银弥的乐市论(佐佐木,1994)。
城市的人口集中,引起了公害等深刻的城市问题,肩负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厚望,在日本全国的主要城市里,产生了以左翼政党为中心的革新自治体。然而,在这个时期,这样一种政治性动向与中世都市史的研究却并没有必然地结合在一起。


网野都市论的冲击
 
    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开始相继发表的网野善彦的都市论,从根本上推翻了迄今为止的中世都市史的定论,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理论。
    网野试图以“无缘”、“公界”和“乐”这三个词作为关键词来阐明中世都市的本质。网野着眼于作为与天皇有着密切关系的非农民居住者的活动场所而存在的城市,同时着重强调城市在身份和社会体制等方面的“境界领域”的性质。网野并没有和西欧自由都市进行比较,而是致力于阐明中世都市的日本特色,并高度评价了中世都市不同于现代的非合理性和神秘性特点(网野,1987;网野,1996)。
    网野都市论乘着同一时期的社会史研究热潮,迅速地席卷了整个都市史研究领域。因而,也为都市镰仓的空间论(石井进,1989)以及从考古学、民俗学等角度来推进中世都市研究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换言之,即使是那些未必有丰富的文献史料留存下来的城市,只要能够确认“无缘”、“公界”等几项指标,那么,即可将其作为“具有都市性质的场所”而进行积极的认证。正因此,在日本全国,数字庞大的中世都市被不断地“发现”出来了。
    关于网野都市论的社会背景,或许可以归纳为下述三点:(1)随着日本经济高度增长的实现,欧美渐渐地不再是一个理想的基准了;(2)地方城市已然发达起来;(3)对“一边倒”式地什么都向东京集中的局面进行反省的倾向已开始萌芽。
    根据笔者的理解,对于网野的都市研究,其实证性仍被认为是有争议的。同时,由于对都市的共同体进行了无限度的正面评价,因而带来了无视共同体所具有的封闭性等负面性质的结果。
    网野将“无缘·公界·乐”的原理,置于原始以来的自由系谱之上。据记载,到了其生命力衰微、由于权力的力量自由开始被承认的中世后期,这一原理才第一次被用文字记载下来。的确,在战国时代(15世纪70年代至16世纪80年代)的许多城市都具备可称作“无缘·公界·乐”的特权,这一点,毫无疑问。然而,像网野那样,把这个现象用“原始以来”一词来进行说明的话,那么,对战国时代所特有的城市居民的权利或者城市居民的运动及形成就无法作出评价了。
再者,作为网野论争议的继续,在向失去了“无缘·公界·乐”这一原理的近世社会(江户时代,17世纪初叶至19世纪后半期)所进行的过渡即被称为是民众丧失自由的过程,这属于“败北史观”。实际上,即使失去了中世式的自由,近世的民众重新获得的成果也绝对不小。
 

都市研究的第三次浪潮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后,中世都市研究进入了战后的第三个时期。这个时代的特征是,由于考古学和建筑史学界发掘出了新的事实,一次一次地掀起了颇具魅力的辩论。
    在中世都市史研究领域里,越前—乘谷遗迹(福井县)(小野·水藤,1990)和草户千轩遗迹(广岛县)(松下,1994)的发掘调查,为使考古学获得“市民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上述遗迹中所发现的遗留建筑以及遗物,使迄今为止根据史料记载而构筑起来的中世都市的印象被接二连三地修改了过来。
&nbs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