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最新热门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论命题

时间:2009-7-24 13:50:19  来源:不详
   [关键词]顾颉刚;"层累构成说";历史知识论;神话

  [摘 要]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说的内涵不仅局限于史料学的层面;它的现代性似乎主要体现在顾颉刚对历史知识一般性质、尤其是其不确定性的看上或对历史知识的革命性态度上。搁置历史本体、着重于古史知识形成过程的"层累构成说"标了顾颉刚经验主义的知识立场。而在普遍的知识论意义上,从怀疑古史纪录到怀疑全部历史纪录,顾颉刚事实上已经触及了历史知识的一般性质与"神话的性质的关系问题。

  
  1923年5月6日,顾颉刚趁胡适让他暂时主持《努力》周报所附月刊《读书杂志》之际,将此前的半封书信,以《致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为题,刊发在《读书杂志》上。半个多世纪后的1980年,顾先生回首当年时说:"哪里想到,这半封信一发表,竟成了轰炸中国古史的一颗原子弹。"〔1〕(p17)时人的感受可能印证了当事人的回忆:"颉刚先生在我们中国学术界确是一个霹雳,这想是大家都感到的。"〔2〕钱穆的说法或许略带夸张:"《古史辨》不胫走天下,疑禹为虫,信与不信,交相转述,三君者(胡适、钱玄同、顾颉刚--引者注)或仰之如日星之悬中天,或畏之如洪水猛兽之泛滥纵横于四野,要之凡识字之人几于无不知三君名。"〔3〕上述这些"形容"究竟准确到什么程度,我们且不去管它,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这一源远流长的中国上古史知识框架应该说在1923年已经崩溃,而肇因就是顾颉刚的这半封书信。勿庸置疑,这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一个最为重大的学术史事件。它不但构成20世纪上半期人文学术变迁的总体背景,也使上个世纪末的中国知识界仍处在"疑古运动"的余波荡漾之中。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一命题,就出自顾颉刚的这半封书信。如所周知,这一命题是顾颉刚此后所有"疑古"论作的核心预设。近80年代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内涵与意义进行了多方面开掘,然而今天看来,这一命题似仍有待发之覆。

  "不立一真,惟穷流变"

  作为顾颉刚古史考辨工作据以进行的基本假定和最具阐释力的分析工具,"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一问世,便获得当时和此后学界先进的击节叹赏与倾力推崇。来自"疑古"盟友的喝彩自不必说,钱玄同就喜不自禁的叹道: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意见,真是精当绝伦。……我看了之后,惟有欢喜赞叹";[4](p67)连疑古运动的始作俑者胡适也毫无保留的说:"顾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见解真是今日史学界的一大贡献。"[4](p191)他还说:"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一个中心学说已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了。……在中国古史学上,崔述是第一次革命,顾颉刚是第二次革命,这是不须辩护的事实。"[5](p338)发自对立史学阵营的盛赞大概更能说明问题:郭沫若1930年由衷的指出:"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确是个卓识。……他的识见委实是有先见之明。……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体是被他道破了的。"[6](p348)权威学术史家的盖棺论定当然最值得注意:许冠三认为:顾颉刚"那古史'层累地造成'说,肯定是当代史学上绝大的卓识,连对疑古派颇为反感,甚至可以说存有敌意的陈寅恪,也在《蒙古源流》考释中,为它添了新证"。[7](p134)在余英时看来,"在'史料学'或'历史文献学'的范围之内,顾先生的'层累构成说'的确建立了孔恩(Thomas S. Kuhn)所谓的新'典范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