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宋人长编体当代史的崛
宋代史学与长编法
长编溯源司马光长编法解
最新热门    
 
长编溯源:司马光长编法解析

时间:2009-7-24 13:50:26  来源:不详
细也。

……据此得知《通鉴》之书,在温公属草之前,实有丛目与长编之二阶段。丛目所以比次异闻,如工厂之原料品;长编则乃稍加修辑,如工厂粗制品,此二者皆助修者之事。若温公之笔削成书,则譬如工厂之精制品也。

……故诸人为其博,温公为其精。博则惟恐一书之未采,不惮空行以备黏补。精则惟恐一事之或诬,不惮参定以作考异。

……信中两次提到寄去道原“广本”两卷,给范祖禹做式样。“广本”者乃刘恕五代长编抄录的副本,这在《通鉴考异》中也得到印证……《通鉴考异》中关于五代十国一段,保留了许多刘恕考核史实的记录,特别是所作的长编副本“广本”一词的多次出现,更是个明证。如《通鉴考异》卷二十八梁纪上:“(开平)三年四月,保大节度使李彦博”条下曰:“《编遗录》、《五代史》作彦容,今从刘恕广本”。卷二十九后梁纪下。

但学术界解读中存在的争论有:

(1)在“丛目”之前,是否还有“提纲”?

学者普遍认为是有的。“提纲”是什么样子?学术界多年来聚讼纷纭。1961年6月18日翦伯赞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学习司马光编写<通鉴>的精神——跋<司马光通鉴稿>》一文。这篇文章提出两个问题,引起了后来各家的争论。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通鉴》的编修提纲,翦文认为,文物出版社影印的《宋司马光通鉴稿》“是一个提纲的初稿”,“它说明了司马光对于《通鉴》的编写,不只是在事后修改润色,而一开始就抓提纲,不仅抓总提纲,而且抓每年的提纲,至少抓重要年代的提纲”。

步翦文之后,卞僧慧同志发表了《关于<资治通鉴>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卞文不同意翦文的“手稿”即“提纲”的说法,因为“手稿……不能给旁人作丛目,修长编,以至自己写定稿时参考用,而是一个提示,是供给专司抄写的书吏用的。”司马光领导的这个编修集体不大,每一个成员都是司马光邀请的具有专门研究而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每一个参加编写的人,都具备独立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据此,卞文认为《通鉴》编修是没有提纲的,如果有了提纲,“一定是费力多而成功少,既不必要,又不可能。更严重的是它划出了许多小圈圈,妨碍全面地、系统地搜集资料”。但是又认为《通鉴目录》可称为“提纲”,不过这个提纲是在“《通鉴》成书之后,为阅读方便而编写的阅读提纲,并不是为编写而编的编写提纲”。

对卞文没有“提纲”的说法,张传玺提出否定的意见,他在《<资治通鉴>是怎样编写的——读司马光<答范梦得>书后》认为“丛目”就是“提纲”,编写这样一部卷帙浩繁的编年史,如果没有提纲就会“各据所见,随心所欲,就会详略互异,前后抵触,彼此矛盾”。张文同时还指出:“丛目”分两步:第一步是标出事目,第二步是为事目作出附注,编制“丛目”的过程,也是搜集资料的过程。

曹家琪《<资治通鉴>编修考》是作者1972年的修订稿,是建国以后《通鉴》研究论文的长编巨制,文章引据丰赡,考证精审,有较大的影响。曹文也认为《历年图》是《通鉴》的编修提纲,其根据是:(一)《历年图》排列全部与《通鉴》相同的年代,写了事目,进上的时间比《通志》早两年,而又在立意写《通鉴》之后。(二)《历年图》、《通志》、《通鉴》编修目的一样。(三)《历年图》与《通鉴》的起讫年代完全一样。(四)《通鉴》处理“天下离析之时”(如三国南北朝时期)也完全是用《历年图》“置一国之年于上”,以“诸国之君及其元年系于其下”的原则。(五)《历年图》在年代之下的事目,只有极少数是和《通鉴》的排列不同,应该是在写《通鉴》时重加考订所改,或是为了引文方便所改;《通鉴》的事目比《历年图》的事目也有所增加,这是成书和提纲之间必然有的差异。

杨正基文章的题目是《<通鉴>的提纲和<通鉴>的编纂程序》,杨文对曹文的《历年图》提纲说,提出了疑义,认为曹文所列的五条理由“都不能说明《历年图》实际上是否确实作为提纲使用了”。如果采用一个提纲,那就应根据可靠的材料,系统无遗地记下将写入草稿的所有事目,并注司马光确切的资料索引,否则就没有多少使用价值。“《历年图》记载史事,却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历年图》一事不载的地方,《通鉴》却写了若干大段,《历年图》记载很详的地方,有时《通鉴》却很少,两书共同记载之处,叙述又有许多牴牾。杨文同意“丛目”提纲说,他认为《通鉴》编修顺序应是从丛目——长编——定稿,“粗删”所成的是“广本”,细删之后是定稿。杨文认为提纲是有来龙去脉的,这个来龙去脉即为:初名“丛目”(即提纲的总称)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