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宋人长编体当代史的崛
宋代史学与长编法
长编溯源司马光长编法解
最新热门    
 
长编溯源:司马光长编法解析

时间:2009-7-24 13:50:26  来源:不详
,然后作资料长编,最后再删修定稿,是一个互为衔接的三部曲。李焘等发现,作长编是编年体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无力量或条件不成熟时,仅利用长编法也可以成就史学著作。李焘借鉴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胪列异同的办法,同时又变通为用正文表述自己的见解,用注文记载异同说法和考辨根据,间加按语。这样就解决了长编体的繁简问题,使《长编》大而得当,长而不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在注文中避免出现私意取舍和片面记述,他还对所见所闻传闻之异,兼收并蓄,以求其是。长编的注文是全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正文和注文的形式,不仅表明自己的观点或倾向,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歧异性材料,达到了“文虽繁而不病其冗,论虽歧而不病其杂”的编纂效果。李焘认为司马光从作长编到撰写成《资治通鉴》是经历这步工作的,他说“所见所闻所传闻之异,必兼存以求其是,此正长编法也。”这是最关键的一个程序,是体现史家治史精神和学识的工作,舍此,则长编将不成为长编,只能说是资料汇编,而不为著述。李焘曾说过其《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未成书”的话,又说等以后由司马光一类大家来定稿等。同时的大学者吕祖谦也曾在给李焘的信中建议将《长编》删削定稿。而且像《长编》等宋代长编体名著的注文中也多有“待考”之类的未定之论。但这些都不能否认长编体作为一种体裁的独创性和独立性。作长编的方法远承古籍校勘中的异同校勘记,正文体现作者倾向,注文表示异同。如果说校异同属于校勘古籍的一种校勘法,那么,长编法也可以作为写作史书的一种体例。所以,李焘自称未定稿云云,正可解释为聪明的自谦。尤其,长编体作为一种体裁,与编年、纪传一样,也确有自己的规格和特点。它一经确立,便在各方面凸现了当代史编写的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1] 张煦侯《通鉴学》,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页。

[2] 《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六十三。

[3] 《司马文正公传家集》卷六十三“答范梦得”。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