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历史‘重塑’中的得与
评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
中国社会经济史面临的挑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
最新热门    
 
社会学化:历史学的方向——对历史科学“范式”形成、完善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9-7-24 13:50:30  来源:不详
渗透、扩散过程是一般社会学理论一经创立就立即用于指导具体的历史学研究。如《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摩尔《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等等就是一般社会学理论向历史学不同研究领域渗透、扩散的成功典范。

    一般社会学理论通过向具体历史学对象领域的渗透、扩散,不仅检验了自身的科学性、涵盖性,丰富了自身对象领域的完整性;同时,一般社会学理论向历史学输出其基本原理、方法论原则和相应范畴体系则构成其渗透、扩散的主要内容。结果便使历史学“社会学化”,使传统的历史学形成了以一般社会学理论为基本原理、定理,以其范畴、概念为逻辑形式的理论体系,我们借用库恩的说法,把它叫历史学的“范式”。

    “社会学化”使历史学确立了自己的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关于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的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决定于社会系统各种要素的综合作用而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以及关于阶级、国家、民族起源等等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范式”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理。

    “社会学化”使历史学形成了自己宏观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逻辑形式。这里所谓逻辑形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表述方式、论证逻辑、方法论原则;二是由概念范畴所组成的思维网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在宏观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时所确立的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不同时空的社会形态相比较的方法,以及研究社会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决定论原则、系统性原则、结构性原则等等,都成为历史学进行宏观分析时所必须依据的逻辑形式。作为反映社会系统最一般特征的社会学范畴、概念体系则构成历史学宏观研究的思维网结。这些范畴、概念有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新范畴,如社会存在、生产方式等等。有的是利用了社会学中早已形成的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如人们的历史共同体(氏族、部落、家庭、部族、民族)、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国家、阶级、政党、集团)、社会意识的形式和层次、人民群众和个人等等。

    由此看来,一般社会学理论向历史学渗透、扩散,也即是历史学“社会学化”的过程。它使历史学形成了带有明显的一般社会学色彩的“范式”,并由此从“前科学”阶段跃人科学阶段。这种标志知识形态迈向科学阶段的“范式”之形成是历史学“社会学化”的主要成果,也是历史学“科学革命”的真正涵义。至此,历史学与社会学就发生了一种理论结构上的亲缘关系,这一亲缘以及由此决定的历史学的特定“范式”将对历史学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明确了这一点,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学理论的结构、功能特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都将大有裨益。诚如科学学揭示的那样,历史学一经形成自己既定的“范式”,就很快凭借着这一“范式”取得了知识形态上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使自身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逻辑次序性和系统性。这些业已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历史学在其科学“范式”的指导下取得的迅猛发展使得一切资产阶级历史学,不论是实证主义历史学、经验主义历史学,还是各种非理性主义历史学都相形见绌。这些都是人所共知、毋庸置疑的事实。

    另一方面,随着历史学“范式”的形成和确立,历史学对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拓展,历史认识的对象层次日益丰富,社会历史现象逐渐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异乎寻常的差异性,一系列科学发展所势必出现的“反常”现象开始产生。如:有悖于社会五种经济形态次第发展理论的种种变异现象;当人们在研究历史学“范式”中没有明确界定的对象领域时所引起的种种“失范”现象等等。’这些科学发展的常规现象会同甚嚣尘上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自然主义科学观的日益泛滥以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