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历史‘重塑’中的得与
评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
中国社会经济史面临的挑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
最新热门    
 
社会学化:历史学的方向——对历史科学“范式”形成、完善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9-7-24 13:50:30  来源:不详
种种“反常”现象和遭到的一系列困窘合乎逻辑地归咎于其“范式”的不完善,而不是其他。

    由此可见,历史学要发展是肯定无疑的,而要系统全面地发展,关键在于完善其“范式”的系统要素和结构层次,而不是以一味追求理论体系的演绎性、抽象性和彻底自然科学化为目的,更不是打破现有“范式”,重构新的“范式”。因为时下的历史学并非处于“科学革命”时期,只不过是处于“常规发展”时期。

    那么,怎样完善历史学的“范式”?抑或说,完善历史学“范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我们认为,全面“社会学化”是它的最佳途径。所谓全面“社会学化”就是在一般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引进分支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和逻辑形式以填充历史学“范式”的中间层次和相应缺项,使之完备起来。其所以必须全面“社会学化”,我们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其一,历史学既定的“范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决定了我们在完善其系统要素和结构层次时必须遵循同类知识相开放而异类知识相排斥的原则。

    逻辑自主性和排他性是一个既定“范式”的稳定性特征,历史学的“范式”亦当如此。既然它的“范式”已经具有浓厚的社会学色彩,即它的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概念、范畴以及逻辑形式都是一般社会学理论的直接输人,那么,要补充其系统要素的缺项和结构上的中间层次就必须以相应层次的社会学知识单元和理论为基础,这样才能确保历史学“范式”内部知识类属的同一和逻辑形式的一贯,从而维持既定“范式”的稳定。

    可见,在完善历史学“范式”的目的下,广泛引入自然科学的理论和逻辑形式(如统计原理、数理模式、模糊方法等)以及各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的理论、方法并非不能,然而却是有条件的。它们必须在历史学既定“范式”的制约下,以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为中介加以引进。否则,以上种种努力将很难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二,历史学与社会学在知识属性上的相近,是两者“范式”可通约的内在根源,并因此使完善历史学的“范式”依靠全面社会学化来实现成为可能。

  社会学以整个社会为研究对象,在本质上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同研究社会某些亚系统的社会科学,如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由此区别开来。历史学则以整个人类社会系统的演进过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并不专门或单独研究某一社会亚系统的发展,而以作为完整系统的社会发展过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对象领域的综合性特征与社会学十分相似。

  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强调人的作用,重视对影响人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在各种社会结构和成分的整个综合体中实现人的全部活动的机制。6历史学同样强调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历史什么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无限的财富’,它不在任何战斗中厮杀。不是‘历史’而恰恰是人,真正的活生生的人在从事一切活动,拥有一切和为一切而斗争。  ‘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工具而加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个性,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可见,历史学与社会学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不同的是前者注重社会的历时态,后者强调社会的共时态。而人类社会发展之作为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辩证统一则是历史学与社会学在知识属性上相近的内在根源,从而决定了两者的“范式”可以相互比较、相互补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