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文化史研究五十年著
近五十年的中国历史学
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
乾嘉传统与九十年代中国
在战争罪责与民族自豪之
印度政治五十年
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
近五十年来我国蒙元史史
《史通》研究五十年
十年来国内魏晋南北朝乡
最新热门    
 
近五十年来的明代史论研究

时间:2009-7-24 13:51:03  来源:不详
其具有的历史批判精神,在中国史学思想史上产生了启蒙作用(注:马兴东:《〈藏书〉和李贽的史识》,《史学史研究》,1995年4期。)。还有文章对《史纲评要》中的“批”与“评”作了简明生动的概括与分析(注:林晓平:《〈史纲评要〉的“批”与“评”》,《史学史研究》,1998年4期。)。
    另外一些史书的史论虽然被关注的程度不及《藏书》、《续藏书》,但它们也被研究者提出来以引起注意。朱国祯的《史概》是其中之一。有的文章指出,“《史概》对史论非常重视,除‘大训记’中未有评论外,其它四部分对每朝皇帝、重要事件和人物都加以评论。广引诸家史论是《史概》的一大特色”(注:杨艳秋:《朱国祯〈皇明史概〉考析》,《南开学报》,1999年1期。)。虽然也有学者对它非议,认为“《大政记》每帝论赞,附录别人论赞过多,不合独撰史著要求”(注:钱茂伟:《朱国祯及其〈史概〉再探》,《宁波师院学报》,1990年4期。),但这似乎不足以否定朱国祯的识见,因为“《史概》全书的百余条史论中,朱国祯本人发论即占半数以上”,而且他所持议论大多切实中肯(注:杨艳秋:《朱国祯〈皇明史概〉考析》,《南开学报》,1999年1期。)。
    有的学者对明代浙东史学的史论作了介绍。如胡翰、张孟兼、朱廉、苏伯衡(他们与宋濂、王祎一起编修过《元史》)等人的文集中,都有像《衡运篇》、《尚肾篇》、《井牧篇》、《空同子瞽二十八首》等类讨论历史问题的篇章,在史学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冯士元所撰《测史剩语》,“杂取春秋至唐代史事为之论断”,是一部史论作品;胡粹中在《元史续编》中采用“评曰”的形式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表了不少中肯的评论;范理的《读史备忘》、孟称舜的《孟叔子史发》,通过人物评论史事,亦有善恶褒贬之意,是明中后期史学经世致用的主要形式(注:朱仲玉:《明代浙江史学述论》,《浙江学刊》,1990年5期。),等等。
    明代史学研究中发现的史论还有:史论专著,如朱权的《通鉴博议》、刘定之的《宋论》、赵弼《雪航肤见》、郭大有的《评史心见》、钟惺的《史怀》、朱明镐《史纠》、王志坚的《读史商语》、唐顺之的《两晋解疑》等(注: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其它史论突出的史籍,如吴士奇的《考信编》(注:钱茂伟:《晚明史家吴士奇史学述略》,《安徽史学》,1993年4期。)、祝允明的以举、刺、说、演、系五例来评价历史人物的《祝子罪知录》(注:钱茂伟:《明人史著编年考录》,《浙江学刊》,1994年6期。)、谈迁的“长于评论”的《国榷》(注:继光、陈静:《明代史学述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4期。)等;以及史论散篇,如前文提到的,王祎在《元史》中的几篇传论,即卷一五八的《许衡传》、卷一六四的《郭守敬传》、卷一八九的《金履祥传》和《许谦传》(注:朱仲玉:《宋濂和王祎的史学成就》,《史学史研究》,1983年4期。),等等。
    这些已经被发掘出的、又各具特色的史论书目,反映了明代史论的盛行以及其中隐含的史学价值,这对于揭示明代史学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应看到,对这些史书的研究也显得失衡,大量的史论书籍仅仅是引起了学者注意,还没有展开研究。
    (三)明代史论研究中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从五十年来关于明代史论的研究来看,明代史论中所包含的明代史家或史书的历史观点、史论的社会意义、历史评论的理论与方法、史论的体例及史论的学术源流等,是多数研究者所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
    问题之一:明代史论中所包含的史家或史书的历史观点,这是明代史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已有的研究中对此展示出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有的研究侧重于历史思想,并从中发现了一些对历史有卓越见解的史家,总结出不少重要的历史认识。如肯定李贽对始皇统一中国、武则天爱才安民、商鞅富秦、陈胜首创农民起义等历史人物功绩的赞誉(注:张君谅:《李贽历史观浅议》,《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5期。);阐发王世贞对明朝诛杀功臣的揭露与批判、对分封诸王的不满、对礼教的斥责等(注:仓修良:《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文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