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三国志演义》原编撰者
从唐、日本及新罗典籍中
三国魏晋南北朝三峡盐业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阶段
三国时期士大夫价值取向
中国官方修史的组织:唐
曹操的八大优点:从《三
析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
领导重视  规范程序  优
科技领先  团结协作  勇
最新热门    
 
三国至明代考古学五十年

时间:2009-7-24 13:51:04  来源:不详
《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尉犁营盘汉晋墓地》,《中国文物报》1998年2月18日。)和青海都兰县吐蕃时期吐谷浑人墓地(注:蒋迎春:《’96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都兰吐蕃墓群》,《中国文物报》1997年2月2日。)进行了较大规模发掘,分别清理葬俗颇有特点的墓葬110余座和60座,出土一大批毛制品、丝织品等珍贵文物。不少织物融汇了东西方文化因素,有的显然为境外输入品。对研究我国古代毛织、丝织工艺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关于历代墓葬的研究,涉及到很多问题,但重点仍在对墓葬的编年研究方面。这项研究一直是沿着对墓葬进行分区分期的路子开展。80年代以后发表的主要文章,有张小舟的《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注:张小舟:《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徐殿魁的《洛阳地区隋唐墓的分期》(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考古研究所汉唐宋元考古二十年》,《考古》1997年第8期。)、权奎山的《中国南方隋唐墓的分区分期》(注:权奎山:《中国南方隋唐墓的分区分期》,《考古学报》1992年第2期。)。张小舟的文章将此期墓葬分为中原、西北、东北三区,并将中原地区墓葬分为4期,将西北、东北地区墓葬各分为3期。徐殿魁的文章将建国以来洛阳及周围地区发现的隋唐墓葬分为4期,从而结束了以往以西安隋唐墓分期涵盖两京地区隋唐墓分期的历史。权奎山的文章,将南方隋唐墓分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赣江地区和福建、岭南等六区,每区墓葬又划分出若干个发展阶段。以此为基础,还探讨了墓葬分区与唐代“道”的关系,各区之间的关系、各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等问题。此外还有一批探讨三国两晋南北朝袝葬墓、唐代双室砖墓、阴阳勘舆对北宋皇陵的影响、金代女真贵族墓、明代后期藩王墓葬制度以及山西境内金墓、福建境内六朝至宋代墓葬的文章。关于地方民族地区墓葬的研究文章,有《高句丽积石墓的类型和分期》、《渤海墓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代西南民族墓葬研究》等。

四、出土文物研究举要

 

对于遗址、墓葬各类出土文物的研究,除散见于专著、专刊者外,还有大量文章刊布于各种期刊杂志,内容涉及金银器皿、货币、铜镜、马具、玻璃器、瓦当及文化艺术品等。

方兴未艾的古代金银器皿研究,继80年代初期首次出现关于唐代金银器皿的分期意见之后,1989年出版的《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一书,又推出了一种关于唐代金银器分期的看法。齐东方在评论文章(注:齐东方:《评〈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考古》1991年第2期。)中,在肯定其积极贡献的同时,对书中的“复古潮流”说表述了不同的观点。关于宋代金银器,则发表了《试谈宋代金银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注:萧梦龙:《试谈宋代金银器的造型和装饰艺术》,《文物》1986年第5期。)一文。历代货币研究近些年取得的突出进展,是对曹魏五铢钱的辩识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注:戴志强:《曹魏五铢考述》,《文物》1998年第4期。),对唐开元通宝的分期也作出了初步的尝试(注:徐殿魁:《试论唐开元通宝的分期》,《考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