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范仲淹與范成大
协调各方利益 动员社会
最新热门    
 
范成大治蜀述略

时间:2009-7-24 13:51:13  来源:不详
,并大力支持。范成大上奏说:“李蘩以身任
此事,臣以身保李蘩。”两人齐心协力,以致“孝宗大悦”。④
  如果说措施之一起到了争取人心,“蜀士归心”的作用,那么措施之二还收
到了网罗人才,办好事情的效果。四川制置司一向事务繁忙:“幕府率穷日夜,
力理文书应期会,而故时巨公大人亦或不得少休。”⑤范成大治蜀期间,幕府的
事情办得井井有条,显然是他将有能力的蜀士罗致于其幕下的结果。
   三、为民减负
  四川是当时民众负担特别沉重的地区。自绍兴年间陕西被金朝攻占后,原属
陕西秦凤路的关外四州⑥划归四川利州西路管辖,四川成为对金作战前线,养兵
之费猛增。史称,“初,蜀之财用止以赡蜀。自屯驻大兵,始竭民力,公私俱困
。”⑦这种状况到淳熙年间已延续长达50年之久。由于“蜀民久困”,宋孝宗“
以蜀为忧”。①范成大关心民瘼:“西堰颇闻江涨急,东山犹说雨来迟。锦城乐
事知多少,忧旱忧霖蹙尽眉。”②他治蜀期间,禀承宋孝宗旨意,在减轻民众负
担方面,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减折估。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5《折估钱》称:“大抵蜀
中之折估,与两浙之月桩,皆以赡军得名,其事相类。”两者都是南宋时期不同
地区以对金作战急需为名而征收的杂税。范成大认为:“蜀自失陜,竭其力养关
外军,而折估最病民。” 淳熙二年六月,他为此“奏凡三四上”,指出:“逺方
州县吏为朝廷根本忧者几人?折估不办,上司怪怒,百方贴补,下伤陛下赤子,
而不恤后日意外之患。其间贪墨,又或并缘,此所以实闻于朝廷者寡也。”请求
朝廷:“去四川数十年之害,培其本根,徐用其力,国家长计也。”③并提出具
体建议:“四川酒课折估虚额钱四十七万余缗,乞自淳熈三年为始减放。”宋孝
宗当月予以批准,“诏以湖广总领所上供钱内拨还”。④这一减负之举受到四川
民众的普遍欢迎。当年秋天,彭州(今属四川)上奏:“奉诏拨上供钱对减本州
三县酒课额,民间作老会以报上恩,乞以功德疏随会庆节(宋孝宗的生辰)表
疏同进。”宋孝宗“弗许,令守臣谕以国家裕民之意。”但他高兴地对执政大臣
说:“前日蠲减蜀中折估钱,人情欢感已如此。若异时兵革偃息,数十年来额外
横赋尽蠲除之,民间喜可知也。”⑤岂止彭州一地而已,四川各地莫不如此。范
成大奏称:“令下之日,百万生灵,鼓舞欢呼,如脱沟壑。寰区四路州县节次申
到,自今年七月十五日以后,各于寺观启建感恩祝圣道场。”⑥
  二是免科籴。所谓和籴,其本意是官府“与民为市,给以现钱。”但在施行
过程中,往往积弊丛生:“其籴于民也,既有抑配之患;其积于官也,亦有虚数
之欺。”⑦而南宋四川地区为解决军粮问题而实行的和籴弊病更大,既不给现钱
:“边民苦和籴,实不得一钱,吏且督输旁午”,①又强行摊派:“括兴元(治
今陕西汉中)、阶、成、西和、凤、文(治今甘肃文县)、龙(治今四川平武东
南)等州民户家业而均科之。”②人们气愤地说:“名和籴,实强取”;③“名
曰和籴,实科籴也。”所谓家业又称产业钱,系划分户等的依据。科籴按“家业
而均科”,似乎较为公平。然而“上三等户饶于赀用,自输自请,虽少损,犹可
及;下二等户势必付之揽纳之家,本钱既不可请,始逭责可耳!”④其中,兴元
府的情况最严重:“汉中久饥,剑外和籴,在州者独多,(知兴元府李)蘩尝匹
马行阡陌间,访求民瘼。有老妪进曰:‘民所以饥者,和籴病之也。’泣数行下
。蘩感其言,奏免之。”李蘩随即出任总领四川财赋兵马,宋孝宗“诏制置使范
成大同蘩相度以闻”。范、李二人主张“变科籴为官籴”,⑤即恢复和籴本意。
其具体办法是:“尽变抑配旧法,官自与农为市,不亏毫忽之价,不取圭撮之赢
,则军不乏兴,民不加赋。”实施以后,“九州数十万户踊跃呼舞。”⑥既保证
了军粮的供应:“民既乐与官为市,牛车担负,千里不絶”;⑦又减轻了民众的
负担:“而田里免科籴,始知有生之乐”;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今岁大稔,
米价顿贱,父老以为三十年所无。”⑧淳熙四年,范成大上奏:“关外麦熟,倍
于常年,缘去岁朝廷免和籴一年,民力稍纾,得以从事于耕作,故其效如此。”
宋孝宗读过奏疏,感叹道:“免和籴一年,民间便已如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