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从《史记·货殖列传》看
从《甲渠言部吏毋嫁聚过
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从《老乞大》《朴通事》
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
从《延祐四明志》及《至
長台關楚簡《申徒狄》研
从《慧鸟本生》到《狮子
最新热门    
 
从《申闻状》看宋孝宗北伐

时间:2009-7-24 13:51:14  来源:不详
《申闻状》15行说:“沿淮 探报并各平安”说明此时金朝在沿淮一带还没有采取军事行动,宋金两国都还处在备战阶段。但从《申闻状》钟南宋政府在江淮一带频繁的人员往来可以看出,宋金两国的战争已经箭在弦上。隆兴元年四月下旬,南宋政府已经基本完成备战,于是首先发难进攻虹县纥灵壁。大将李显忠率领军队与驻守灵壁的萧琦进行 战,很快就将萧琦击败,收复了灵壁。但进攻虹县的邵宏渊似乎并不那么顺利,他的军队遭到金朝守军的顽强抵抗,在这种情形下,李显忠“遣灵壁降卒开谕祸福,金贵戚大周仁及蒲察徙穆皆出降。”[xxi]由于李显忠在收复灵壁、虹县中立有奇功,诏宏渊耻功不自己出,由是二将益不相能,为以后南宋军队的失利埋下了祸根。随后李显忠、邵宏渊二将乘胜一举攻破宿州城。宋军克复宿州,中原震动。宋孝宗手诏劳之曰:“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xxii]可以说,在战争初期,南宋军队的军事进攻十分顺利。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攻宿州,孛显忠与其战数十合,将孛撒击退。李显忠要求邵宏渊与其并力夹击,但邵宏渊记恨前嫌,按兵不动。李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斩首虏五千余人。邵宏渊在此时理想产生动摇,造成士兵毫无斗志,很多统制官竟然连夜遁逃。邵宏渊的隔岸观火与南宋朝廷的援军不至,使李显忠处于孤军作战的境地。宿州失守后,金国主帅纥石烈志宁急忙从睢阳抽调精兵万人,直趋宿州。“大定三年五月二十日,志宁将至宿州,乃令从军尽执旗帜,驻州西为疑兵,三猛安兵驻州南。志宁自以大军,驻州东南, 其归路。”[xxiii]李显忠中了志宁的疑兵之计,被金军击败。此时,又有叛徒常吉到金军告密,使金军尽得城中虚实。在次日的大战中,李显忠复大败,“走者自相蹈藉,僵尸相枕,争城门而入,门填塞,人人相阻,遂缘城而上,我(金)军自濠外射之,往往坠死于隍间,杀骑士万五千,步卒三万人。”[xxiv]宿州城又被金军占领。由于战场主要在宿州符离,这场战役史称“符离之战”。通过这场战役,金军大规模地消灭了南宋军队的有生力量,使南宋再没有实力组织有效的军事进攻,从而转入战略防御阶段。都督张浚“乃以魏胜守海州,陈敏守泗州,戚方守濠州,郭振守六合。治高邮、巢县两城为大势,修滁州关山以扼敌冲,聚水军淮阴、马军寿春,大 两淮守备。”[xxv]

符离之战后,南宋朝廷内的主和派开始活跃起来。汤思退等人在南宋朝廷内部对张浚展开严厉的批评。迫于金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南宋朝廷不得不与金朝议和。这就直接导致隆兴和议的产生。赵翼在评价宋孝宗北伐时说:“宋则孝宗为君,张浚为相,皆锐意恢复者。使有韩岳诸人,以训练之兵,讨离携之众,自当大有克捷。而诸宿将已无在者,仅一刘錡,老病垂死,吴璘亦暮气不振,所恃李显忠、邵宏渊辈,望轻才薄,才得灵虹,至宿州辄大溃,于是三京终不可复,此又一失也。统前后观之,前则有将帅无君相,后则有君相而无将帅,此故天意,所以分南北也。”[xxvi]赵翼将宋孝宗北伐失利的原因归结为“有君相而无将帅”,有一定道理,李显忠、邵虹渊的军事才能固不可与韩世忠、岳飞相提并论,但纵观符离之战的全过程,李显忠作战还是很应用的。南宋的军事失利主要在于将领不协。说孝宗与张浚为贤君良相,也只能是相对而言,与高宗朝君臣相比,南宋君臣则相差远矣。作为政治家不光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抗金时机还不成熟时,贸然发动北伐,不可谓不是一场冒险活动。张浚作为一介书生,都督江淮,未见其在战争中有多大的战略指挥作用。当符离之战失利的时候,“浚时在盱眙,去宿尚四百里,已而复退维扬。窘懼无策,遂解所佩鱼,假添差太平州通判张蕴古为朝议大夫,令使金求和。僚吏止之,以为不可。乃奏乞致仕,又乞遣使求和”。[xxvii]这样一位战前不知筹划,战后只知求和的军事首脑,很难想象会在战场上有所作为。南宋符离之战的失利,与其说是天意造成南北分隔,毋宁说是南北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相差悬殊,统一的条件还不成熟时历史的选择。

[i] 李伟国:《绍兴末隆兴初舒州酒务公文研究(之一)》,邓广铭、漆侠主编《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第121页,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ii] 《宋会要辑稿·职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