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党的农地政策的变迁及其
历史时期中国绿洲的农业
先秦儒家的农业发展观及
中国上古帝王的农神色彩
新石器时代的农事崇拜、
试论六朝时期广西地区的
朱熹的禳弭救荒思想述论
朱熹的禳弭救荒思想述论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
最新热门    
 
朱熹的农业科技思想

时间:2009-7-24 13:51:15  来源:不详
率人功借贷钱本,日下修筑,不管误事。”[10]此外,他还专门就修筑陂塘多次颁发榜文(见《晦菴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第九)。


显然,朱熹重视农业科技并有所研究,形成了一定的农业科技思想。尽管他的研究主要是直接针对各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他的农业科技思想只是反映在《劝农文》之类的官方榜文之中,因而显得零乱,但是,他毕竟作了研究,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各主要环节均有论述。
朱熹一生致力于理学;在他到南康军任官之前,其理学思想体系已经形成。此前,他已编写了大量著作,其中主要有:《程氏遗书》(1168年)、《资治通鉴纲目》(1172年)、《西铭解义》(1172年)、《太极图说解》(1173年)、《通书解》(1173年)、《程氏外书》(1173年)、《伊洛渊源录》(1173年)、《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于1175年)、《论孟集注》(1177年)、《论孟或问》(1177年)、《诗集传》(1177年)、《周易本义》(1177年)等;著名的鹅湖之会也已成过去。至他在漳州颁发《劝农文》之前,他已为其《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二书作了序,二书也已修改定稿;此外,他还刊行了《易》、《诗》、《书》、《春秋》“四经”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换言之,他那两篇重要的《劝农文》以及其中的农业科技思想与他的理学思想的完成是同步的。当然,朱熹始终是把理学思想体系的建构放在首位。为此,他多次提出辞官,希望专心于理学研究;其农业科技思想至多只能处于次要的位置。但在他那里,理学与农业科技思想并行不悖,农业科技并没有受到轻视,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朱熹的理学较多地论及“分殊”,他甚至把农业科技也纳入到他的理学体系之中。他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跷,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11]他认为,农作物的生长及种植有其自然规律,这就是理;所以要“格”,要研究农业科学技术,尽管他认为,这只是“小道”,“一向上面求道理,便不通了。”[12]在朱熹看来,在农业科学技术之上,还有“大道”,也就是说,农业科学技术只是“理一”之下一“分殊”,但是他又说:“小道不是异端,小道亦是道理,只是小。如农圃、医卜、百工之类,却有道理在。”[13] 可见,农业科学技术也包含在他的理学之中,也是需要研究的。此外,他还说:“若夫农之为务,用力勤,趋事速者,所得多;不用力,不及时者,所得少,此亦自然之理也。”[14]这里的“自然之理”虽不是指自然科学规律,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但也是“理”。
朱熹之所以研究农业科学技术,除了有其理学的基础外,还由于他的为官实践。宋淳熙五年(1178年),由于朝廷重臣史浩的推荐,朱熹被派知南康军,次年三月到任。南康地方地瘠民贫,当时又发生旱灾。朱熹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赈灾救荒,另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研究农事,分析情况。他说:“当职久处田间,习知樯事,兹忝郡寄职在劝农,窃见本军已是地瘠税重,民间又不勤力耕种,耘耨卤莽灭裂,……所以土脉疏浅,草盛苗稀,雨泽稍愆,便见荒歉,皆缘长吏劝课不勤,使之至此。”[15]所以他要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组织农业生产。朱熹在知南康军以及后来为地方官期间,深知农业之重要。他说:“窃惟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此自然之理也。”[16]又说:“契勘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是以国家务农重谷,使凡州县守倅皆以劝农为职。……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17]农业是治国生民之本,劝农是为官之职,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积极研究农业科技之缘故。
朱熹研究农业科学技术,不仅说他本人并不鄙视(而是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更表明他的理学具有很广泛的开放性、包容性。他的理学虽然强调“理一”,但并不排斥甚至较多地言及“分殊”,把包括农业科技在内的所有科学技术都融入他的理学结构之中。朱熹所处的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农业科技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而且他自己在科学技术的诸多领域也有所研究,因此,他在建构他的理学体系时不是排斥而是以吸收的方式接纳各种思想,其中科学技术思想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他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