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苏条约谈判中的利益冲
荒政与劝分:民间利益博
试论美国利益集团兴盛的
国家经济利益因素与国际
利益与遗产一个不容回避
协调各方利益 动员社会
最新热门    
 
利益与秩序:嘉庆二十四年湖南省湘潭县的土客仇杀事件

时间:2009-7-24 13:51:22  来源:不详
怒,估舟蚁湘潭者数千艘,多湖南人,皆大怒,欲悉杀江西人。巡抚遣兵至,仅乃解散。

这三条材料都是湖南方面的记录,因而可以断言,事件虽由江西客民而起,但其在随后的冲突中完全处于劣势,伤亡惨重。近两个世纪以后,当地耆老口碑仍然对此有所描述,据说本地人令所有关津过客说“六百六十六”,凡不类湘音者即杀之。[19] 据说当时江西客民也曾邀集长沙、益阳等地的同乡前来助战(详下),但显然无济于事。

这场冲突,“闭城罢市,械斗兼旬,人心汹汹,几激大变”[20] ,持续十天以上。直至官方采取强硬措施,下令“调协标千兵驻湘岸”,械斗才告结束。



械斗的停息并不意味着事件的完结,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负责处理事件的最高地方长官,是上年刚到职的湖南巡抚吴邦庆。吴本人属籍河北霸州,原籍却是江西[21] 。“时值仁庙万寿之年,抚臣虑干不测,即匿讳不以实言”[22] ,吴邦庆处理事件的立场总的来说是力图大事化小,从现有材料看,也不至于一意偏袒江西商民。但是由于吴原籍江西,加上流言传播,三人成虎,湘潭士绅开始参与到事件之中,站在土著的立场上积极行动起来。

事发之后,家居服丧的前兵科给事中、刑科掌印石承藻,嘉庆十九年进士“归班候选,久居乡里”的汪灿(又名郭汪灿),即专程到县衙请见毛梦兰,向他施加影响。巡抚派人到县审讯时,旁听的石承藻又“叱叹声闻于庭”[23] ,干预审讯过程。

但这场行动的主角则是湘潭籍的京官周系英。周系英进士出身,曾任遍修、山西学政和吏部、礼部侍郎等职,时为工部右侍郎,较受嘉庆皇帝赏识。他本人在上一年刚刚主编完成的《县志》中曾明确称本地箩工“结党把持,任意苛索”,“刁风”当禁,现在则完全站在乡党立场上为其撑腰。六月戊申,嘉庆召见时他报告说:“(江西客民)平时恃众强横,最喜滋事。此次与本地居民互殴,原因听戏而起,江西客民将本地民人关入公所庙内,殴毙无数,浮尸蔽江。当时知县会营前往查拿,比至公所,庙门关闭不放。再三叫门,仅将知县、营官放进。知县见有许多人被捆,并有将手掌钉在墙壁者。再四开导,始交带回。知县将带回之人,悉行释放。各码头挑夫,聚集多人,欲行肆闹,巡抚闻知,始派臬司会同副将带兵前往弹压。”嘉庆感到周的奏报与吴邦庆所陈差距甚大,当即谕令吴亲临湘潭查拿严惩凶犯,“断不可存化大为小之见,姑息了事,益酿刁风”[24] 。此后周又“屡次面奏”,不断将各种传言当作事实向嘉庆报告。他还和其子周汝桢分别写信给吴邦庆,“情辞激厉”,[25] 向其施加压力。

周系英告御状的次日,湘潭籍御史蒋云宽上奏说:“案内现在就获十九名,均系本地民人,其客民并未获凶手一名。并风闻江西客民将本地居民关门痛殴,伤人甚多,经别处客民相救放出。嗣后彼此持械纠约报复,寻斗不已。江西客民复将附近之长沙、益阳等处江西脚夫强悍者邀去一二百名帮斗。其势汹汹,以至关城罢市者数日。本地民人被殴毙名者因尸首无著,赴县喊禀者有七八十起。并闻江西会馆中有将油锅煮人,弃尸江内,及将手脚钉在墙壁之事。”这个奏折,不仅再次据“风闻”控告江西客民钉墙油烹,造成大量湘人死亡,还加上了邀集外地同乡到湘潭帮斗的事情。嘉庆帝当日谕令湖广总督庆保立即从荆州抗洪前线驰赴湖南,查明具奏,“从严定拟”。又令刚卸任的河南按察使旗人敦良“驰驿兼程赴任”,协助审讯,查明事件真相。不久,免去吴邦庆之职,命庆保兼任湖南巡抚。

七月,吴邦庆覆奏此案死亡人数为:“已经验毙填格者六起,讯明弃尸河流者二起,在水捞获者二起,内湘潭五命,江西三命,无名男子二命,共止十命。”嘉庆下谕军机大臣说:

此案前闻被殴毙命者有数百人,后复闻有千人,其江西人均以红布缚首,公所内并将人钉掌于墙,及油锅煮人。该湘潭县令到彼后,见有骸骨甚多。令人用筐盛载移弃江中。另据该抚奏,江西人纠斗之时,实有以红带为记之事,该抚亲赴江西公所验得捆缚人之空屋墙壁及地址,并无血迹。堂屋及凉亭石栏,见有血痕,讯据住持僧福申供,系是日众人宰猪煮食,有血溅污。至壁上有手掌血迹,系江西人头颅被伤,用手擦血抹壁所致。勘辨并无钉痕。其江西公所曾于夜间有多人执持火把,肩挑水桶数担,倾入江内,因虑有情弊,当雇人伏水捞摸,捞得骨殖数块,验系畜骨,并非人骨。并据僧福申供:是夜公所赴江边挑水,恐被本地人拦殴,是以多人执火把将厨下污水挑出,换回净水,并无别情。该抚所查,又皆与传闻不符。

本谕中所提到的诸“传闻”,自然得自周、蒋等人。事实上,这些传言不仅多有夸大且自相矛盾。如周系英曾称县令到万寿宫只见到许多被捆之人,这里则说“见有骸骨甚多,令人用筐盛载移弃江中”,且如此事属实,则万寿宫死亡人数早就水落石出,何至一直难以坐实?但吴的奏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