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从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书看清代直隶农村的银钱流通

时间:2009-7-24 13:51:36  来源:不详
“京钱”出现于张氏家族嘉庆六年(1801)到清末百余年间的32张卖地、典地契约中,有“京钱××千”、“京钱××吊”等。另外3张地契中为“钱××”,没有“京”字。此间,中国发生了许多变故,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大帝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反映在地契中的货币依然故我,或铜钱、或银两。(此间110余年37张地契,35张地契记载土地典买以铜钱交易,只有嘉庆二十年(1815)和同治十一年(1872)的两张红契记载为银两交易,与之相同的白契上仍为“京钱××”。)。彭信威先生认为“清末京钱只是一种价格标准,支付时用普通制钱,京钱二文合制钱一文。”[6](P584注7)戴建兵先生也认为,“在北京、天津、山东等一些地方的制钱被称为京钱或津钱,这种制钱一般都是清代早期铸造的制钱。”[11]束鹿县地处京津之南四五百里,据此可知,张氏家族中“京钱”,即民间流通的清代早期铸钱。

这种情况说明:一,清朝前期铸造的制钱数量是很大的,故在民间仍有大量的早期制钱流通,这从同治年间政府铸钱减少也可看出,“那时流通的多是战前所铸造的旧钱。”[6](P583)二,直隶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不发达,使得货币周转过程缓慢,周期过长,积存的“京钱”足以满足本地的货币流通。

其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广东已正式用机器铸造铜元,其制作整齐精巧,深受人民欢迎,各省先后仿行,且“沿江沿海均已通行。”[12](考7714)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已有包括直隶在内的十二省用机器铸造铜元。但地处华北平原的直隶束鹿县农村,流通的仍是原有“京钱”,即使到了“清末,乡村中基本上都只使用铜钱,不用铜元。”[6](P596)新铸铜元要替代“京钱”的地位,还需要一定时间。直到中华民国七年(1918)当契中才出现了“洋元随旧城花店,随粮代(带)册(差)”字样,但同时清清楚楚写明“言明共当价京钱叁百吊整。”“洋元”、“京钱”同书一纸,恰恰表明新旧货币并存于世,同时充当交换媒介的事实。此后的地契中,再也不见“京钱”踪影了。

二、关于清代的银荒 
银荒是我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流通中的白银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货币危机现象。白银在流通中充当货币的主要原因,在于白银数量增加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一旦流通中白银数量减少,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就会出现银荒。在张氏家族契约文书中,如前所述,清初至康熙四十五年(1706)的清朝前期以及嘉庆五年(1800)至清末的清朝后期,土地买卖支付的是铜钱。大体说来,使用铜钱的清代前期、后期这两个时段应是清代银荒出现的时间。 
(一)明末清初的银荒 
现存张氏家族第一张契约文书,是明朝崇祯六年(1633)肖孟德卖与张孟奇一亩九分土地的卖契,“言定每亩价钱二千文”,第二、三张地契为清朝顺治四年(1647)的两张,到康熙四十五年(1706)共14张地契,皆为张氏家族买进房地的契约文书,涉及12件土地买卖和2件庄基买卖事宜,全部是铜钱交易。而在这之后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一张上手契中,已经使用银两交易了。这表明,明末清初——最晚至康熙四十年代前期,在京师以南的直隶束鹿县农村确实出现了银荒。这与一些学者关于银荒“在康熙中叶以后才逐渐好转”[2](P295)的观点是吻合的。 
明末清初银荒的原因,主要是明朝末年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内乱外患频繁而至,以及“辽饷”、“剿饷”、“练饷”的加派,使物价上涨,银价随之上昂,到崇祯皇帝即位后,银荒出现了。清初,长达十几年的明末农民战争刚刚结束,各地的抗清斗争又风起云涌。康熙初年,抗清斗争基本结束,又发生了“三藩之乱”,接连不断的战乱破坏了社会经济,军费增加,加重了人民负担,银荒问题更加突出。为了缓解银荒,顺治十四年(1657),不得不下令各地钱粮的征收,采取“银七钱三”的银钱兼收之法。[7](考4968) 
康熙后期,银荒已得到有效控制。张氏家族地契中,自康熙四十九年(1710),房地买卖开始使用白银,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