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大历史观”下的明治维
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
最后的丝路古道—大海道
汉代的“大市”和“狱市
“大一统”与秦汉历史地
宋代福建海商崛起之地理
“大分流”还是“大合流
东、西“大秦国”及“至
中西古代“大一统”理念
蒙古汗国国号“大朝”考
最新热门    
 
“大海商风波”与康乾盛世的历史宿命

时间:2009-7-24 13:51:49  来源:不详

 
康熙五十四年正月底,一纸满文奏折摆到了康熙的御案上。具折人两江总督赫寿将江南几年来的风波娓娓道来:“(张伯行)与噶礼交恶,去寻噶礼之相公张令涛。因张令涛之故,又往寻牟钦。张元龙(隆)系租船开铺之人,早已死,而张伯行仍当其在,称伊为海贼,直至只剩二年,仍未完案,将无辜之人、商船俱牵扯进去。”[1] 张令涛何许人也,竟成为张伯行的眼中钉?身为朝廷命官的江苏布政使牟钦元,何以成为张伯行调查审问的对象?张元隆何以屡被张伯行纠缠?“无辜之人”又指谁?这其中关系复杂,头绪纷乱,只能从张元隆和他的船队说起。
张元隆,上海县人,“声名甚著,家拥厚资,东西两洋,南北各省,倾财结纳……党援甚众”,是江浙沿海有名的大海商。张元隆在上海开设洋行,贩运货物,财大气粗。“间其立意要造洋船百艘……往来东西二洋及关东等处”。他希望建立一支庞大的远洋商贸船队,主动到外洋与异国通商,大有开展全球贸易的宏图大志。到康熙四十九年,张元隆已拥有洋船数十只,招募福建水手,冒用华亭籍贯,“请关县牌照,藉称贸易”。“商船照票例应一年一换”,而张元隆的船只常常经年不归,其贸易对象可能已经大大超出了廷许可的南洋诸国的范围。张元隆在沿海影响很大,其弟张令涛是两江总督噶礼的女婿,因此有强大的政治靠山,其远洋贸易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得到了官府的庇护。[2]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以“操守清廉”著称的江苏巡抚张伯行逐渐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蛛丝马迹。特别是两件事的发生,使他对张元隆集团的性质产生了怀疑。其一是康熙四十九年六七月间张元隆的商船连续遭遇海盗抢劫,引起了张伯行的高度重视。[3] 张伯行从中发现了张元隆船队的水手“假名冒籍”,私贩海上,经年不归的现象,从而大体摸清了张元隆及其船队的概况。其二发生在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据张伯行两年之后的回忆称:“查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臣准部文带领官兵搜缉海贼郑尽心等,臣即专差赍咨驰赴江宁与督臣(噶礼)会商。据该差回称,督臣于十二日已往镇江,坐艍犁船出海矣。臣标并无战船水师,正与本标将弁酌议作何速往搜缉,又闻督臣从镇江由运河来苏,臣遂出郊远迎。十六日督臣到苏,臣问所往,督臣云往上海出洋。臣思由江入海,则尽山水花鸟,一帆可达;若由上海出口,实属迂远。未知督臣之意何居。十七日督臣开行,臣亦于是日带领官兵随往……于十九日早同抵上邑(上海),提臣(师)懿德亦即继至。据提臣云,接到部文即委苏(州)、狼(山)二镇总兵出海……督臣又将(狼山镇)穆总兵差人赶回。臣与提臣俱不解其何故。”[4]
带着疑惑与不安,政治使命感极强的张伯行多方访查,大海商背后的谜底终于浮出水面——“访闻四十九年九月间(张)元隆闻郑尽心等在奉天败走,恐致破露,即使伊弟张令涛夤入督臣内幕,多将洋货贿赂。其督臣在上海时,十数船所铺设者,皆元隆所馈也。伊弟张令涛押船护送至宁波入口,远赴江宁。臣始悟督臣之不由镇江出海而先至上海,不仍由上海入口而又至宁波,以及停泊上海半月有余。铺设多船之故,皆借出洋缉贼之名伪装运货贿计耳”[5]。
在张伯行的题本中,“恐致破露”作何解释?张元隆重金贿赂噶礼意欲何为?康熙朝的奏折和张伯行的《正谊堂全书》没有给出确的答案。康熙五十三年正月十八日,江南提督师懿德具折谢罪,罪名是用水师战船运米。[6] 用战船运米是有先例的。康熙四十九年秋,福建漳、泉等地歉收,朝廷特谕“截留江南、浙江漕米三十万石,令福建提督、总兵官以战船运往赈济”[7]。每年例行的漕运多有波折,使用战船护送亦当在情理之中。看来师懿德的“运米战船案”一定与赈灾和漕运无关。康熙五十三年三月甲辰,“兵部覆,江苏巡抚张伯行疏言:商船、渔船与盗船一并在洋行走,难于识辨,以致盗氛未靖,商船被害,嗣后请将商船、渔船前后各刻商、渔字样,两旁刻某省、某府州县第几号商船、渔船及船户某人。巡哨官兵易于稽查。至渔船出洋时,不许装载米、酒,进口时亦不许装载货物,违者严加治罪。俱应如所请,从之”[8]。此前,张伯行曾以相同内容密奏康熙,并指出时下“营船与民船并无分别……营船可以为民船,民船亦可以为营船”,康熙朱批曰:“此折论船极当”。[9] 张伯行船制改革的建议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