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大历史观”下的明治维
苏联对“大跃进”和人民
最后的丝路古道—大海道
汉代的“大市”和“狱市
“大一统”与秦汉历史地
宋代福建海商崛起之地理
“大分流”还是“大合流
东、西“大秦国”及“至
中西古代“大一统”理念
蒙古汗国国号“大朝”考
最新热门    
 
“大海商风波”与康乾盛世的历史宿命

时间:2009-7-24 13:51:49  来源:不详
其案情越发复杂,扑朔迷离,江南各地对此早已议论纷纷。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康熙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在盗匪案、科场案、《南山集》案和督抚互参案暂告一段落之后,康熙腾出手来全力关注张元隆案的进展情况,处置“大海商风波”及其带来的各种社会后果。然而,他的关注是不动声色的,处置也是出奇料理的。
康熙在张伯行奏报牟钦元包庇私通海洋之人的折子上朱批曰:“已后倘有紧要事,交与李煦速来。”[26] 这句朱批耐人寻味。康熙对“大海商风波”持什么态度呢?他是不是赞同张伯行对张元隆案的处置呢?单从这句朱批的字面来看,康熙对张伯行的做似乎还很支持,并表示出想方设法替他保密并暗中保护他的高姿态。除此朱批之外,在其它关于张元隆案的现存朱批奏折中,我们难觅康熙对“大海商风波”表态的只言片语。然而,在《康熙起居注》里我们发现,康熙对案情的发展和涉案人员谈了自己的看法。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上顾大学士等曰:‘布政司(使)牟钦元居官甚好。巡抚张伯行以牟钦元交通海贼题参一事,曾遣张鹏翮往审,继张鹏翮折奏时批旨,往黄天荡探察,皆妄耳。张伯行操守虽清,为人糊涂无办事之才。’”[27] 十二月二十二日,“上谓(浙江巡抚)徐元梦曰:‘……张伯行操守虽好,而办事多糊涂执拗之处。’”[28] 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又曰:‘布政使牟钦元居官如何?’李光地奏曰:‘牟钦元有办事之才,操守不及张伯行。’”[29] “上又谓起居注官揆叙曰:‘大学士李光地居处海滨,奏无海贼。所参牟钦元一案,张鹏翮著以为实,朕只问其海贼何在?拿与朕看。’揆叙奏曰:‘今沿海地方太平,海上何曾有贼?皇上令其拿海贼,将何处去拿?此皆以索幕宾不与,遂致成隙耳。’”[30] 显然,康熙并不认同张伯行的所作所为,反而对牟钦元称赞有加。由此不难推断,康熙很可能对张伯行处置张元隆一案的做法并不满意。因此,在张鹏翮调查和审问张伯行期间,康熙未加太多干涉。最终,张伯行在严审之下被迫“自认诬参”[31]。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张鹏翮等请旨将张伯行革职审问,康熙从之。七月,张鹏翮等奏曰:“顾协一、张令涛已就控,争屋产事定谳,牟钦元应复职。伯行前因在上海坐漏船,怀恨船埠,诬陷良民,诳奏海贼甚多,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应斩(监候)。”[32] 九月,刑部覆“应如所请”。而康熙则命“张鹏翮回京将张伯行带来”[33]。十月,牟钦元照例复职。十一月,康熙将张伯行从宽免死,命南书房行走。自此,在江南沸沸扬扬五年之久的“大海商风波”尘埃落定。


 
“大海商风波”在18世纪百年历史中仅仅是沧海一粟,何以从中透视康乾盛世的历史宿命呢?我们必须首先从残缺不全的史料中分析康熙的心态。
在赫寿、张鹏翮连珠炮似的折奏面前,康熙基本上摸清了案情,并形成了自己的主见。他认为张伯行摧残张元隆及其船队的做法显然有违常理,牟钦元并无罪过,张元隆、张令涛也没有私通海贼,充其量仅仅是贿赂公行,私贩稻米出海,做点远洋生意而已。然而,康熙心里很矛盾。他深知张伯行为人耿直清廉,在汉族士大夫群体中声望很高。在江南“众人竖起黄旗,逼勒罢市,赴大人(张鹏翮)公馆,具呈保留巡抚”[34]。南山集案刚刚发生,江南地区的满汉关系因之有所紧张,如果对张伯行处置失当,必然会对满汉关系的稳定和清廷对江南士大夫的控制造成不良影响。另外他可能也意识到,张伯行扼杀张元隆船队意在维护清朝的国家稳定。稻米乃国家战略物资,岂能轻易偷运?康熙早已注意到江南越发严峻的物价形势:“江浙素称丰富,朕前巡幸南方时,米价每石不过六七钱。近闻江浙米价,每石竟至一两二三钱,如此民何以堪?”[35] 江南米价不断上扬,即便丰年也无回落迹象,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已经形成。在此状况下居然有人敢做大宗稻米出口的生意,把国内本已紧缺的物资运到国外去赚钱。在思想比较浓厚的康熙眼中,这自然是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恶劣行为。康熙估计江浙米贵可能与“江南之米,被下海船只带回者甚多……亦有关系”[36]。
因此,他在张伯行奏请严禁出口稻米的折子上朱批曰:“此折论船极当。”[37] 并把张伯行的建议采纳到《大清律例》的例文之中:“至渔船出洋,不许装载米、酒,进口亦不许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