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宋代社会结构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
宋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研究
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
宋代粉壁考述——以官府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宋代粉壁考述——以官府
最新热门    
 
宋代义利思想片论

时间:2009-7-24 13:52:22  来源:不详
了扩展。朱熹主要是把其“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天理”与义利观和利欲论进行结合,而陆九渊则把“心学”中的“本心”与义利思想进行结合。下面我们主要介绍朱熹和陆九渊的义利思想。
 
(一) 以“天理”为核心的义利观和欲望论
朱熹的义利观和欲望论,基本上都是沿袭孔孟之说,认为“义利之说乃儒家第一义”[13]。其在理论上没有什么新的见解,只是更加强调义理的重要,把“义”提到了更加神圣的、绝对化的“天理”的高度(赵靖,1998)。朱熹所讲的“天理”,主要体现的是仁义理智等封建道德。他对义利的理解是:“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14],“义者,宜也。乃理之当行,无人欲之邪曲”[15]。其进一步在《孟子集注》中对义利进行阐述:“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事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16]
对于求富的问题,朱熹也把它同“天理”、“天命”联系起来。他在注解孔子“富而可求”的思想时说:“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然后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安于义理而已矣”[17],在对待贫富的态度上,他认为:“处贫难,处富易,人之常情,但人当免其难”,又说,“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朱熹基本上没有脱离孔孟的“安贫乐道”的说法,这是对儒家传统义利思想的继承。但是有些变化,朱熹也并不是完全不谈财利,而是坚持把财利问题纳入其天理、人欲之变的界限之内,认为符合“天理”的财利可以讲,而且应该讲;从人欲出发的财利则不应当讲。他认为,只要是为了“为民兴利而除害”、“盖富国强兵之类”[18],不可不讲利。他反对的是以剥削民众以自肥的私利。在对待个人获取财富的原则和途径问题上,朱熹倡导儒家“见利思义”、“先义后利”,认为,对于“天理之公”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非但不应否定,还应该加以宣传,而对于“人欲之私”的利己之心,则应受到道德和伦理的规范和限制。
关于欲望论,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里所谓的人欲,就是指不顾“天下之公”,而只顾“一己之私”的私欲。天理人欲之分,即是公私之分。这样的私欲才是与天理对立,而不能并存于天地之间的。正是在“人欲”这个问题上,朱熹提出了道心和人心,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不同概念和差别。
朱熹的义利论和欲望论虽然继承了孔孟的思想和观点,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他的义利观和欲望论是建立在“天理”论、心性论基础上的,因而更具有道德的理性主义色彩,更加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修养。他对待人们物质生活问题上,重视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的理性自觉,应该说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二是他的义利观和欲望论把合乎天理的“利”、“欲”和“义”等同起来,强调他们的同一性。朱熹曾说:“利是那义里而生出来底,凡事处制得合宜,利变随之,所以云‘利者,义之和’,盖是义便兼得利”[19]。这正是这方面的表现。
 
(二) 以“本心”为核心的欲望论和义利观
陆氏的经济思想同朱熹一样同属儒家经济思想。儒家经济思想,其特点是以伦理道德为一切经济活动和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陆九渊的义利思想是与其欲望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欲望论主要是主张“寡欲论”,其思想直接来源于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赵靖,2002b)陆九渊曾说:“将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以去吾心之害,吾心之良,吾所固有也。……故欲良心之存者,莫若去吾心之害。……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然则所以保吾心之良者,岂不在于去吾心之害乎!”[20]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陆象山的欲望论是围绕着“存心去欲”和发明“本心”展开的,“道不外求,而在自己本身,为道之道,就在于存心、养心,求放心。”[21]首先,他认为善良的心是人所固有的,“良心正性,人所均有”[22],“义理之在人心,实天之所与,而不可泯灭焉者也。”[23]在这里,他直接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论的思想,认为人心原本是好的,善的,人的本心就是仁义理智,就是人的内在的良知。其次,他把“存心”和欲望对立起来,认为“害吾心者,欲也”,“欲去,则心自存矣”。再次,他主张“以道制欲”,认为君子应该是存心寡欲,做到存心、养心、求放心,“以道制欲,则乐而不厌,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24]由于其义利观与欲望论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由于陆九渊持有上述欲望论,自然其义利观主张淡泊名利,贵义贱利。这与传统的义利观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不同,这主要是在义理与富贵问题上,陆九渊首先强调要“辨志”。所谓“辨志”,就是义利之辨,公私之辨,即辨察一个人的行为和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