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宋代社会结构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
宋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研究
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
宋代粉壁考述——以官府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宋代粉壁考述——以官府
最新热门    
 
宋代义利思想片论

时间:2009-7-24 13:52:22  来源:不详
基础的地位,人们为了解决饮食布帛、饥渴寒暑等物质生活的需要,进行各种社会生产活动,必然导致礼义的应运而生。因此,李觏不仅把礼义从抽象的理论说教中,还原为实在的经济生活,而且明确地指出:没有利欲这个前提条件,就没有礼义的起源,伦理纲常也就不能赖以生存了,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利欲的合理性。该种认识中和了传统的义利思想“义重于利”的极端认识。而关于义利统一性的认识上,为了论证利与义的统一性,李觏在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解释。李觏把“礼”的作用尽可能的加以扩大(胡寄窗,1981),他说:“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治天下、国家、修身、正心无他,一于礼而已矣。”[32]他还指出,礼包括很多的内容,礼、乐、刑、政这些“天下之大法”和仁、义、理、智、信这些“天下之至行”都“一本于礼”[33]。可见,李觏突破了历史上将礼、乐、刑、政、仁、义、理、智、信并列的传统说法,而是把礼抬高到首位,认为礼是其余七者之本,这七者实际上就是礼的体现。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把经济生活纳入到了礼的内涵,认为物质财富本身也是礼义的组成部分。在这里,他把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衣食等物质条件,与那些在封建时代视为神圣的纲纪伦常共同作为礼的基本内容,而且还突出地把前者放在首位。礼与经济生活密切结合了,利与义统一起来。重视现实,发展经济,已经成为礼义本身的内在要求了。李觏思想的成熟阶段时期的义利思想则其旗帜更加鲜明,思想更加成熟和深刻。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传统批评的更加犀利。李觏在早期的利欲论只是曲折地反对“贵义贱利”的思想。而到了李觏思想成熟阶段,李觏则对这种思想展开了正面的攻击。他强调:“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为不可言?欲可言乎?曰:欲者人之情,曷为不可言?”[34]在思想成熟时期他又指出,利欲是人的本性,言利是正常的,不准人们言利是“贼人之生,反人之情”[35],并公开否定孟子“何必言利”[36]的说教,认为这是一种偏激的言论。这种对儒家权威思想的批评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此外,李觏有从历史分析的角度,从历史上寻找依据来批判儒家正统的义利观,李觏曾说:“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其书数称汤武将以七十里、百里而望天下,利岂小哉?孔子七十,所欲不逾矩,非无欲也。”[37]第二,把义利问题同国富问题联系起来。在李觏早期的经济思想里,没有把利欲论作为经济思想的理论依据提出来。但是到了李觏思想成熟时期,李觏深化了他的认识,针对“儒者之论,鲜贵不义而贱利,其言非道德教化则不出诸口”[38]的情况,其十分明确的指出了为顺应人的欲望,满足欲望而进行的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活动对“富国”的基础作用。他认为,物质财富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主行,还是政治、军事、外交等等都离不开“利”即财富。第三,在批判义利问题的同时还批判尊王贱霸思想。在宋代反对改革的势力,往往用“贵义贱利”的思想作为反对富国主张理论武器,而用“尊王贱霸”的主张作为反对强兵主张、掩盖自己对外屈辱妥协面目。(赵靖,2002b)由于李觏要求改革以改变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必然在他的对传统义利思想的批判中也对尊王贱霸思想进行了批判。首先李觏对“王道”与“霸道”做出了新的解释和说明。他指出“王”和“霸”只是对人的一种称号,而不是指人所实行的那个道的名目。所谓“霸”就是诸侯的称号,而不是天子的称号。人们所实行的道有粹与驳之区别,但其称号却是不能变动的。在世俗人眼中,看到古代王者之道纯粹,于是就把诸侯之道纯粹也说成是王道;看到古代霸者之道驳杂,于是就把天子之道驳杂说成是霸道,这显然是悖谬之论[39]。李觏基于这种王与霸的认识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批评,认为宋朝更应该讲“利”,强兵富国。

 

(二)  永嘉永康学派的反传统义利思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