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汉唐时期的养猪业

时间:2009-7-24 13:52:48  来源:不详
汉曹腾之父曹萌,"以仁厚称,邻人有失豕者,与萌豕相类,诣门认之,萌不与争。后所亡豕者还家,主人大膞,送所认豕,并谢辞萌,萌笑而受之。"(8)曹藤为东汉桓帝时的大宦官,其养子曹嵩是曹操的父亲,曹操籍贯为谯(安徽亳州),因此这段史料反映的应是淮河流域放牧养猪的情况。西北干旱地区则多于山林中放牧。如东汉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而著名的梁鸿,史载其家境贫穷,"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尝之,其主犹以为少。"梁鸿无其他财产,只好以身相抵,做其佣人,为其劳作,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梁鸿乃君子长者,于是共责斥其主人,主人"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9)魏晋南北朝时期牧猪事例极少,但从《齐民要术》的记载着,放牧方式仍居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人口激增,"四海之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10)放牧场所已经很少了,只是在少数国有牧场中还保持着放牧方式。《唐国史补》卷上记载卢杞为虢州刺史,当地有"官猪数千,颇为患",卢杞上言,唐德宗决定将猪移于同州沙苑,卢杞对曰:"同州岂非陛下百姓,为患一也。"唐代后期,传统的放牧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了。

(二)圈养

圈养是汉唐养猪业最普遍的养猪方式。这是因为沼泽地毕竟有限,而汉代又是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时期,出现了我国人口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人口稠密而又没有沼泽山林的大平原上,土地已全部被开发为良田,象中原一带,在战国后期就"曾无刍牧之地"(11)至汉代地少人多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大部分地区只能采取圈养。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变冷,降水量减少,许多湖沼干涸,也导致养猪业中放牧方式的萎缩和圈养比重的增加。另外,前面所列的放牧并非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完全放牧,仍须与圈养相结合,猪群在严冬和初春必须舍饲,晚春夏秋放牧季节也只是白天到野外放牧,晚上仍需回圈息宿,遇有恶劣天气亦要待圈舍饲。当然,圈养会耗费饲料,增加成本,但由此而产生上好的肥料,这对于以种田为生的广大农民又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精耕细作的发展,唐朝时期,养猪积肥的作用更为重要。故汉唐时期的养猪业都离不开圈养。



反映汉唐养猪业普遍采取圈养方式的最有力证据,就是汉代墓葬中频繁出土的陶猪圈。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和苏北鲁南地区,是汉代地下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汉代养猪业最发达的地区,陶猪圈和陶仓是这两地区汉墓出土文物中,能够反映汉代社会生产的数量最多的种类,徐州地区的汉墓多有陶猪圈出土,养猪业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这些陶猪圈多数与厕所相连(厕所位于上部),养猪积肥的目的得到实物的验证。唐朝认真推行均田制,小农经济兴盛,故小规模的圈养发达。成书于唐朝前朝的《朝野佥载》记载:"洪州(近江西南昌)有人蓄猪以至富,因号猪为乌金。"在这里"乌金"应包含两重意思,一是养猪积造的肥料对于庄稼如同乌金。二是其猪为黑色,人们养猪致富视猪同乌金。

单纯圈养,一般规模较小,个体农民通常是"家二母彘"、"率民养一猪"。但一些富室大户和大城市近郊,也有大规模圈养。如《三辅决录》记载,汉代关中有马氏兄弟五人,看中长安这个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迁居长安郊外,"作客舍养猪卖豚,故民谓之曰’苑中三公,钜下二卿,五门*!*!,但闻豚声。"(12)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马氏五兄弟已是专业的养猪大户。二、他们采用的是圈养方法。三、长安 乃京师所在,公卿显宦,高门府第,分布其间,而在百姓的民谣俗语中,把马氏五门与"苑中三公,钜下二卿,"相提并论,虽然半真半假带有开玩笑的性质,但也道出了马氏五兄弟靠养猪发家致富,其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虽未逾公卿显宦,但显已超出平民百姓这一事实。

二、养猪技术

从汉代起,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丰富的养猪经验,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的养猪技术。据有关专家根据各地出土的陶猪和滑石猪对照当代主要猪种研究,在汉代我国就已形成至少五个类型的优良种猪。华北猪:体型较大,头部长且直,耳大下垂。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文物室收藏的陶猪圈,内有一陶猪,外型与华北猪相同,在苏北地区的汉墓中,这种体型的陶猪较为常见,如此看来,华北猪的分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