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秦汉“名田宅制”说——
秦汉社会性质的再思考
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秦汉律令中的“完”刑
月令与秦汉政治再探讨—
秦汉长城的生态史考察
先秦秦汉以太原为中心的
陈直先生与秦汉史研究—
最新热门    
 
秦汉江南经济绪说

时间:2009-7-24 13:52:55  来源:不详
⑨ <论衡。率性)。


不少地方已发现厕所,水田模型中有肥堆,说明重视施肥。四川峨眉县等地出土的石刻水田模型上,有两个农夫在田中用手耘田的形象,或有整齐的禾苗形象,可见东汉时期已有育秧移栽水稻技术。四川成都德阳地区的东汉墓画像砖中,还有收获图、桑园图、采芋图、莲池图、薅秧耕作图等,①说明农业分工较细,生产技术水平比此前进步。

尤当指出者,江南水乡泽国,东汉时期随着战胜自然的能力增强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粮食产量有显著提高。据载:桂阳郡郴县,“城南六里县西北有温泉,其下流有数十亩田,常十二月下种,明年三月新谷便登,一年三熟。”②又张禹在徐县(今江苏泗洪南),由于兴修水利,“垦田四千余顷,得谷百万余斛”,③每亩产量也在二、三斛之间。这和仲长统所说“通肥饶之率,计稼穑之入,令亩收三斛”,④大致相近。东汉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了粮仓建筑的发展。据考古资料,当时湖南的粮仓,不仅形制、规模、构造有改进,而且种类多,通风、防潮、安全也很注意,出现了圆形平底陶仓、圆形三足陶仓、干栏式陶仓、圆形四足陶仓等多种结构的粮仓。⑤江西境内,在湖口文桥乡、清江武陵、南昌青云谱等东汉墓葬中,也出土大量的陶罐、陶仓等。⑥这是粮食储备增多的反映。农业上的成就,还突出表现在当时出现了南粮北调。据载:

————————————————————
①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463页。
② <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注引<荆州记)。
③ <东观汉记.张禹传)。
④ <后汉书)卷四十九(仲长统传)。
⑤ 熊传新:<湖南战国两汉农业考古概念),<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
⑥ 分见(湖口县象山东汉纪年墓),(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江西南昌青云谱汉墓),《考古》1960年第10期;<江西清江武陵东汉墓),(考古)1976年第5期。


(永初元年九月)调扬州五郡租米,赡给东郡、济阴、陈留、梁国、下邳、山阳。李贤注曰:“五郡谓九江、丹阳、庐江、吴郡、豫章。扬州领之六郡,会稽最远,盖不调也。”①

(永初七年九月)调零陵、桂阳、丹阳、豫章、会稽租米,赈南阳、广陵、下邳、彭城、山阳、庐江、九江饥民,又调滨水县谷输敖仓。②

这是江南租米调往江北的明确记录。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从江南的丹阳、吴郡、豫章调粮赈救江北饥民。时隔七年后,又从江南的零陵、桂阳、丹阳、豫章、会稽等郡调粮北运,或赈济饥民。这充分说明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经济实力,已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东汉末季孙吴在江南立足奠定了物质基础。

江南地区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林牧渔业多种经营,当时农产品相当丰富。据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的产品,大致可分为:谷物、豆类、瓜果、蔬菜等类。其中的谷物类,包括稻、麦、黍、粟。而“稻”又有籼稻、粘稻、粳稻、糯稻等多种。豆类,出土时为豆制品,经鉴别有大豆和赤豆两种。瓜果类,有甜瓜、枣、梨、梅等。蔬菜类,有葵、芥菜、姜、藕等。除粮食作物外,经济作物种类亦多,有苎麻、茶叶、生漆、芸苔(油菜)等。此外,养殖业也较发达。江西湖口县在1983年于文桥乡发现一座东汉墓,随葬品中有陶制的马、牛、羊、猪、狗、鸡、鸭等,说明家禽家畜养殖业已很兴旺。③又四川出土的一些水田、水塘和鱼塘模型中,有的刻有几枚鱼,有的刻有小船、游鱼和野鸭、莲花等,④这是综合利用水塘、水田的反映。特别要指出的是,江南地区由于水稻种植面广,稻谷是主食,故有所谓“饭稻羹鱼”、“民食鱼稻”之称,充分体现了“鱼米之乡”的地域特色。

——————————————————————
① (后汉书)卷五《安帝纪》。
② 同上。
③ 杨赤宇:<湖口县象山东汉纪年墓),(江西历史文物)1986年第1期。
④ 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398--450页.


(二) 手工业进步,制作工艺精湛
(三) 
江南是我国最早的手工业发源地之一,先秦之时已有令人注目的成就。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陶瓷、铜器、造船等手工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制陶是传统手工业之一。迄至汉代,江南人民在这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