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阶段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的“传”与“递”
最新热门    
 
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时间:2009-7-24 13:53:34  来源:不详
变化的另一种因素。
  湖北的平原主要是江汉平原,它的变迁以境内湖泊的消长为主要特征。江汉平原曾经有过浩瀚的云梦泽,先时代方圆九百里,至魏晋时期仅余三、四百里范围。到了唐代,统称的云梦泽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星罗棋布的小湖群,唐人说这些湖群有一些是“夏秋汛涨,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为平田”(注: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21《山南道二》。),看得出仍然在发挥吞吐汛期洪水的作用。不过,由于江汉平原的深度开发,云梦泽的消失,这里的洪水蓄纳量大幅度减少,作为平衡和补偿,荆江分流南注,致使洞庭湖不断扩大,形成“凡阔数百里”的最大行洪蓄洪湖泊,这种沧桑变化唐宋人曾有明确的记述(注:孙光宪:《北梦琐言》卷7《洞庭湖诗》。), 唐朝僧人可朋也具体描述洞庭湖“周极八百里,凝眸望则劳。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注:《全唐诗》卷849。)。 如此浩瀚的湖泊蓄调长江洪水的能力是空前的,它在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方面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温湿多雨的唐代,长江中游水患频率不仅低于同期的北方,而且低于历史上其他时期。形成这种局面的关键是长江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极高的森林覆盖率和发育成熟的最大淡水湖群,是良好生态的标志,是驯服洪魔的法宝。可以说这是唐代留下来的宝贵启示,当传之千秋万代。此外,我们还要思考的是,生态环境的上述因素之外,还有没有人为的积极因素?有的,唐人也留下了启发性的答案。
 

三、防洪的要旨是因势利导,治水的方略当引江分流

  我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防洪治水的经验,到唐朝已有比较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最基本的是修缮堤防,唐朝法律对于地方官“不修堤防及修而失时者”,有严格的处罚规定。史籍亦有地方官员在长江、汉水中游修筑大堤的记载,如张柬之、徐商、卢钧主持修筑襄阳汉江大堤,李皋修复江陵废古堤等,虽说是卓有成效,但史载不过四、五例。就唐代长达289年的历史来看,仅仅五例,实在寥寥。 唐代长江中游修筑大堤的记录不多,从一个侧面证明本文前面所作的结论,即水患的频率最低。大凡水灾频繁,堤防损耗严重,大规模修缮的次数必多,反之则是一般地维修,自然不载史册。
  私见以为,唐朝在防治水患方面最令人称道的经验是——分水势。俗话说“势不可当”,洪水即如此,来势迅猛,不可抵挡。唐人因势利导,采取分流的办法来削弱水势,达到消灾除害的目的。高宗永徽年间,沧州水潦为灾,刺史薛大鼎疏导洪水分流长芦、漳、衡等三渠,洪水分泄,破坏力大减,沧州境内因此不复有水患(注:《新唐书》卷197 《循吏·薛大鼎传》。)。滑州也多水灾,“每夏涨溢,则浸坏城郭”,万余民工开凿新河,“用分水力”,结果旧河水分流新河,该州“遂无水患”(注:《唐会要》卷89《疏凿利人》。)。这些分流洪水的实践见诸北方,长江中游虽未有记载,但荆江水分流入洞庭湖也是一种分水势,不过是自然的罢了。弥足珍贵的是,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即已有人为的分水势工程,其代表首推都江堰。李冰在长江上游的支流岷江修筑都江堰,核心就是分水势:“鱼嘴分江内外流”——因势利导分流岷江水,达到既防洪又灌溉的目的。唐代分流洪水的工程恰恰继承了都江堰所体现的人类伟大思想。它给后人以启迪:为防止洪水泛滥,当未雨绸缪,有必要修建分水势的工程,变水害为水利。这一宝贵的经验在当今仍值得借鉴。
  当代我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方面黄河连年断流,有关专家认为黄河成为内陆河已成定局;另一方面,长江水患频率加快,长江流域洪水威胁增多。这两条并行奔向大海的河流一条陷入干涸的困境,一条面临洪涝的威胁,能不能发挥我们祖先的智慧,采取分水势的办法引长江水济黄河呢?这恐怕不是痴人说梦,我们的祖先曾进行过伟大的实践或尝试。秦代的灵渠即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两江所属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联结起来,既利于航运,又利于调节水量,既排洪,又灌溉。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而且也沟通了海河、淮河、钱塘江水系。这些工程沟通诸多水系的巨大价值自不待言,值得提及的是,唐朝曾承袭先例,进行过沟通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水系的有益尝试——开凿丹灞水道。
  丹水和灞水同源于秦岭东段南坡,但流向相反,丹水是汉水的支流,灞水是渭水的支流,这两条水仅有一分水岭之隔,绝水地带不过几公里,只要挖通这几公里,二水即可相通。唐代为了漕运江淮物资,曾着手开通丹灞二水,以取代东南漕运。中宗景龙年间,崔@①建言:“可引丹水通漕至商州(今陕西商县),自商@②山出石门,抵北蓝田,可通挽道。”中宗准奏、命崔@①为专使,“开大昌关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