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美国南北战争对两岸关系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最新热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生态环境*

时间:2009-7-24 13:53:34  来源:不详
民户的流失、并进而使当地胡汉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有关。山西民户的大规模迁离本土,始自西晋末年,引发原因既有“人祸”,也有“天灾”。“天灾”如元康五年(295),新兴、雁门、太原、上党大风,伤禾稼;永宁元年(301)自夏及秋,并州等地大旱,并引起大蝗。此后至于永嘉,疾疫兼以饥馑,灾害不断。永兴元年(304),刘渊遂反于山西,自号大单于。[20]
    例二,梁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萧衍接受北魏降将王足堰淮水以灌寿阳之计,征发役人及战士合二十万,筑浮山堰(今安徽嘉山县北淮河上)。天监十五年夏四月堰成,长9里,下广140丈,上广45丈,高20丈。九月,淮水暴涨,浮山堰倒塌,其声如雷,闻三百里,缘淮城戍村落十余万口皆漂入海。若无浮山堰之筑,此次水患不致于如此猛烈。
    其实不仅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前述之气候形势、动植物资源,河流湖泊、海岸变迁等等,也都息息相关。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对寒冷干燥的气候与五胡的长期入主中原,就不能认为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因为类似的历史大格局的变化,如女真的南下与宋室的仓皇南渡、满洲的入关与明帝国的土崩瓦解,都分别对应着寒冷的气候;或者说,当时气候的日趋寒冷,是促使本来就地处高纬度地区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一个重要动因。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求是月刊.创刊号.1944.3.
    [2]本节有关冷暖的标准,采用我国1951—1980年平均气候及物候指标.
    [3]以下资料来源于《晋书·五行志》、《明帝纪》,《魏书·灵征志》,《太平御览》卷三、四,《南史》卷六.
    [4]分见《恶书·五行志》、《宋书·二凶传》、《南齐书·五行志》.
    [5][6]邹逸麟主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7]魏书·天象志·资治通鉴[M].卷一一七.
    [8]资治通鉴[M].卷一三八.
    [9]宋书.孝武帝本纪[A].
    [10]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上册[Z],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11][12][14]水经·沔水注、江水注、淇水注[A].
    [13]魏书.世祖本纪[A].
    [15]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6]在渤海湾西岩宽30—40公里的范围内,由陆向海方向分布着数条贝壳堤,它们是古海岸线停顿的可靠标志。以上所述是第二道贝壳堤。详《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
    [17][18]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商务印书馆.1937.
    [19]如疾疫的发生与旱涝灾害密切相关。大旱大涝之后,环境污染,病菌滋生,粮食奇缺,人们的体质和免疫力明显下降,此时传染最易流播。又战争也往往诱发疾疫,如孙权建衡年间,诸葛恪连年征战,发州郡兵二十万围攻曹魏合肥新城。时值盛暑,因连月不克,军人已十分疲惫,再由饮水不洁而致腹泻,“病者大半,死伤涂地”(《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
    [20]胡阿祥.东晋南朝山西州郡县侨置考述[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