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光绪初年俄商偷运砖茶倾
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的“高
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
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
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
以历史眼光剖析墓葬,藉
中原地区概念的形成
最新热门    
 
河北地区汉代城市的历史考察

时间:2009-7-24 13:53:37  来源:不详
县,河北地区的城市数亦减至130个②,但城市分布的大致格局基本未变。冀州所辖郡国城市密度仍达10.95,仅次于兖州,仍为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③。
    城市与人口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城市分布稠密的地方也必定为人口啟集的区域。而在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古代社会,广阔、肥沃的农业生产腹地的存在,则为人口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农业发达,城市的成长在经济上才成为可能。冀州刺史部所辖的河北西南部地区正处在太行山东麓的冲积扇形平原上,河道沟渎纵横交错,漳、绛诸水清流潺潺④。而人类自觉的灌溉工程的建设,更是将此优势予以发扬广大。战国时期邺令西门豹动员百姓开挖引漳十二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其后的史起又对这一工程进行整治,使本地区迅速收到了灌溉的效益并且富裕起来。这样,黄土和冲积土的天然肥效与灌溉系统的有效结合,使河北西南部至汉代已成为帝国主要的基本经济区之一⑤。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直接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发达。
而以代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和辽西郡为代表的幽、并州北部诸郡,由于地处山地、高原,呈现出一种地阔城稀的景象。西汉后期,这一地区的城市平均密度仅为4.17,与河北中南部的冀州相较不啻天壤。之所以造成这一现象,除地理、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因素外,还和北与匈奴、乌桓等游牧民族为邻、地处北方边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迫近北夷”、“地边胡,数被寇”⑥,百姓不堪其扰,内徙者众,致使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的发展受到影响.较之前代,城市的绝对数目虽有所增加,但多为带有明显防御色彩的军事要塞,与冀州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地带由自然形成的聚落发展而来的城市有着明显不同。东汉初光武帝省并郡县,鉴于河北北部边地“胡寇数犯边”⑦,遂令边民内徙,调整边境地区防卫系统,使得北方国境线大为南缩。据《续汉书·郡国志》,右北平郡辖下县治已从西汉后期的16个锐减为东汉顺帝时的4个,上谷郡所辖县治则从15个减至8个。其他缘边诸郡亦多与此相类,平均城市密度进一步降至3.99。

二  傍水而居、交通之利与政治因素、地域差异
 
    作为汉代城市体系的一部分,河北地区的汉城在城址选择、城市发展等方面,既有一些与全国其他地区相类的地方,也呈现出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城址的选择
河北地区已发现的汉代城址,绝大多数座落在河边台地上。近年来发掘的汉沮阳县城遗址最为典型。古城北望燕山山地,南见军都山脉,扼怀来盆地要道通路,妫水从其北部自西向东流过⑧。符合当时城市建设“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⑨的规划理念。实际上,近水建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
——————————————————
    ①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②此处取《续汉书·郡国志》所载东汉顺帝永和年间的县数。
    ③两汉的州郡面积参考葛剑雄著《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7—338页中提供的数字。
    ④昔日水资源丰沛的冀州平原与现代为缺水所困扰的河北平原形成鲜明的对照,从地名的因革中亦可窥见一斑。这一地区在汉代以河川或泉泽为名的县治有30余个,它们是潞县、雍奴、阳乐、宁县、广阳、桑干、且如、县、上博、下博、曲逆、邯沟、绵曼、广川、洹水、涉县、斥章、广阿、渔阳、范阳、中水、堂阳、浮阳、曲周、要阳、高阳、饶阳、扶柳、候井、卢奴、高堤、平隄等,远远多于以山壑等其他地理景观或以人文缘由而命名者。
    ⑤参见史念海:《秦汉时代的农业地区》,收于史念海著《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冀朝鼎著、朱诗鳌译:《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