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的“传”与“递”
最新热门    
 
论唐代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时间:2009-7-24 13:53:38  来源:不详
了严厉的抨击。
 
二、白居易重视和保护“人力”与“地力”的思想
 
白居易像《管子》作者一样,非常重视人与地这两个生产力要素。在古代,人与地恰恰是生产力的主要内容,它们代表着“人力”和“自然力”两个方面。白居易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应当说是抓住了问题的中心内容。当然,他对人与地的重视,并非完全是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个角度去思考的,他更多的是强调人与地对封建国家的重要作用。但是,尽管如此,这种考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生产力关系方面,也体现在对上层建筑上。他说:“王者之贵,生于人焉。王者之富,生于地焉。”因此,他要求“知人之数”,“知地之数”,才能“使地利足以食人,人力足以辟土”,〔10〕使社会生产协调的发展。因此,白居易对土地生产力所受到的自然条件的限制感到忧虑和担心。他常常叹息似地说道:“地生财有限”,〔11〕“地之生财有常力”。〔12〕但是,在他看来,人的消费欲望是无止境的,土地生产力是有条件限制的,这就需要保护土地生产力。至于具体保护生产力的措施,他并未系统进行讨论。但从他的整个思想来看,可以归纳出几点:一是“养人”,减轻对劳动力的摧残。白居易对当时“厨有臭败肉,库有贾朽钱”,“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13〕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是比较了解的。因此,他对当时劳动力的状况表示焦虑,他的《秦中吟》、《杜陵叟》、《卖炭翁》等许多诗篇,都表现了他对当时劳动力遭受摧残的愤怒。在他看来,要保护劳动者这种生产力,就要“均贫富”,要“不夺人利”,〔14〕要禁兼并,诫厚敛及杂税。二是要充分利用地力。在他看来,就是要采取一种合适的土地制度,充分利用土地,养动植之物,使“地无遗力,财产丰足”。〔15〕他对山林川泽产品的生产,主张加以发展和保护,主张“养之以时,取之以道”。〔16〕这种重视和保护生产力的思想,可能受到先秦思想家荀子的影响。荀卿对劳动力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十分重视,强调对劳动力的使用必须恰当,认为不适当地使用劳动力,摧残劳动力,“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17〕同时,他也非常注意对地力的充分利用以及改善生产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18〕


 
三、刘晏重视人才和信息、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刘晏对生产力的重视和保护,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他重视人才。人才是含有一定科学技术的劳动力,在古代,这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他之所以重视人才,是与他推行改革有关的。在他看来,要想改革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有一批素质优良的人才,否则将一事无成。刘晏选拔人才的标准是“通敏、精悍、廉勤”。〔19〕刘晏理财,办事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与他任用了一批懂业务、廉洁勤政的人才是分不开的。刘晏重视知识分子,注重优质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科学技术和管理也是生产力这一真理。
    刘晏重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表现之二是:重视信息情报。现代经济学对信息的研究非常重视,有些经济学家认为信息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刘晏以改革家的战略眼光,似乎懂得了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改革中,加强了信息情报工作,重点是及时掌握生产、灾情和市场的动态,作为及时采取对策的根据。为了能充分掌握各地的信息,他改革驿递制度,在各道巡院设置信息情报网络,按旬按月上报经济动态。为快速传递信息,他将原先由地方富户办理的派徭役传送的“捉驿”改为官办,“吏立驿事”,高薪招雇“疾足”,接力传送信息,使得边远地区的信息情报几天内能送达。由于他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掌握市场、灾情方面的信息动态,所以能应变自如。对于市场,他能及时掌握各地物价变化以及商品余缺情况,以便收购或出售,利用物价变化调节供求。“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故食货之轻重,尽权在掌握。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20〕“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21〕对于救灾,他能根据获得的信息,防荒歉于未时,及时采取对策救灾,能做到“四方丰凶贵贱,知之未尝逾时”,“不待其困弊流为饿殍,然后赈之。”〔22 〕“民未及困,而奏报已行矣。”〔23 〕刘晏这种重视信息情报的思想,是中国古代非常杰出的思想,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中也是第一人。
刘晏重视保护和发展生产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